※ 引述《WANGCHIEN ()》之銘言:
: 事件已造成自我克制。文章說,攻擊後,若出現「他人的宗教應受尊重而非挑釁」的論調
: ,那麼他們就贏得某種勝利。同時,攻擊若撩起反穆斯林觀感,則目的之一也順利達成,
: 因為它製造出蓋達想要的那種兩極分化。
那他們已經獲得勝利了,現在事情逐漸落幕後,
網路上已經開始有人發言指責這是西方文化霸權長期歧視伊斯蘭教文化的結果,
大家應該要尊重穆斯林的生活習俗,即使那與當地的法律和現代自由的觀念相違背,
比如說底下這篇文章及其底下許多支持的留言就是,
其實會說出這些論調的人,本質上支持宗教自由是假,反西方是真。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12047/
我該尊重你的「自由」,那你該不該尊重我的「文化」?
精選轉載 2015/01/08 發表於 ‧ 國際
文:郭茝淵
聖誕假期剛過,人們正逐漸從快樂的假期模式調整成上班、上課的狀態。街上仍洋溢的新年
的快樂,新年後第一次見面的人們互相熱情的問候、彼此祝福一聲「新年快樂!」(bonne
année)。巴黎的冬季折扣也正式於一月七日起跑,此時正是各店家、消費者摩拳擦掌引領
期待的一天。
然而就在今天,在回家路上搭乘地鐵時,聽到廣播表示列車在警察當局要求下將不停靠
Richard Lenoir該站,正感到有些奇怪,雖然巴黎地鐵常因工不停,但被警察當局要求封站
,還是我第一次碰到。
不斷反覆、重申的結果是坐在我對面的母女用手機開始查起原因,我身旁一位大媽則開始嘀
咕「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對面的乘客於是抬起頭來告訴她,附近發生了恐怖攻擊,據報
目前有十個人死亡,警察正在追緝兇手中,所以封站。
站在我旁邊的大媽先是大大抽了口氣,發出驚恐的聲音,接着直說不敢相信,怎麼會發生這
種事情…地鐵上的人表情變得有些沈重,氣氛隨之凝結。
回到家打開電腦就趕快來查新聞,幾個在線上的朋友也趕緊傳訊息關心,隨後在系上的
facebook社團內即看到有同學已經放棄期末考週的復習,詢問晚上是否有人要一同參加在r
épublique共和廣場對Charlie Hebdo此事件的集會。
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即讓全法國震驚,很快地,在Facebook上就組織了一個社團名叫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傳達法國各地甚至海外的集會資訊,對報社傷亡者致敬。法國媒體
則自中午始即不斷地更新、追蹤這則新聞,總統並於第一時間出來喊話,內政部長及巴黎市
長也快速的到現場關切。媒體不斷地在以屠殺(massacre)報導此事,新聞畫面上槍聲、現
場混亂的畫面持續了近一日,晚上各家電視台並開始針對此事件做深入的專題報導。
這次事件對法國人來說是一個極度暴力、野蠻、不文明的行為,此舉傷害了他們所珍視的言
論自由與新聞自由,並且直接抵觸了他們的法蘭西共和國精神「自由、平等、博愛」,讓他
們除感錯愕外,也倍加不可接受。
事實上,法國有越來越多的移民:除從阿拉伯國家而來,也有許多非洲移民等等,穆斯林佔
其不少比例。因此,回教移民在法國成為了個棘手且難解的問題。
記得初到法國,正著迷於法國肥皂劇,劇中有位阿拉伯裔的轉學生,看到了她所碰到由其身
份所帶來的歧視言論,於是與身邊的法國友人討論。他即告訴我,這樣的問題在法國越趨嚴
重,基於法國政教分離(laïcité)的精神,任何宗教都要退出政治與校園,不得對世俗
進行干預。宗教因此開始與世俗政治脫鉤,因此,當越來越多的穆斯林來到法國,是否可以
戴面紗上課這件事就成了一個問題,讓法國社會爭論過一段時間。
對於法國人而言,「自由、平等、博愛」不只是口頭上說說的口號,它們被放在各個重要的
政府機關門楣、學校門口,時時提醒著法國人不要忘記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的教訓,不要忘
記過去的法國人流盡了多少血淚,才創就了現今法國的民主與自由。這個口號成為法國人的
精神,因其得來不易,所有在法國的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重視,自由的權利,彼此友愛與幫
助。政教分離的精神也是如此,不該被違反。在政教分離的倡導下,宗教回歸宗教,政治回
歸政治。
我於是提出質疑,然而,基於你們所提倡的「自由」,你們不應基於尊重多元文化而尊重穆
斯林女學生戴面紗上課的權利嗎?這才是多元文化的尊重不是嗎?
法國友人這樣回答我:不,讓他們戴面紗才是違背了我們的自由精神。真正的自由,應該是
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的,外在於女性的束縛不應存在,她們應該要能夠自主選擇他們佩戴的
服飾,而不是受宗教所限;此外,此舉無異於讓宗教進入校園,也不符合「政教分離」的精
神。
這又令我想到前陣子,一位法國右派女性議員曾在臉書上刊載一則宣言,那天下午她經過巴
黎北站(gare du nord),一如既往旅客紛雜,此時她看到一位女性拉著行李,全身著密不
透風的黑紗,僅露出一雙眼睛。她立刻上前去跟該女性表示她的穿著有違反法國的法律疑慮
,在公共場合,她應該要至少露出完整的臉,尤其在此當口,身處恐怖組織名單上位的巴黎
,這樣明顯有安全的疑慮,該女性不但不理,反而腳步不停的離去。
該位女性議員認為這是個嚴重的議題:我怎麼知道她這身黑紗下,藏着什麼呢?其次,所有
的女性都應該反對穆斯林女性著面紗,因此宗教文化已明顯壓抑的女性的人身自主權,只要
身為女性,理應關心女性受到的壓迫並反對之。最後,這不是個案,此類問題值得全法國人
重視與注意。
是的,該議員反應了部分典型法國人的想法:你在我法蘭西共和國,怎麼可以不遵守我的文
化精神呢?也反映西方主流世界如何看待穆斯林文化。此事的恐怖攻擊,在法國人憤怒、傷
心、激動的情緒背後,我想有些問題,也很值得我們去省思。
當面對越來越多的伊斯蘭移民,法國,或甚至是整個歐洲,應該要怎麼去面對/處理這些宗
教/文化都與西方主流國家不同的移民?今日的事件,只是將穆斯林與西方國家衝突的問題
具體化推向了浪尖,西方國家對自由民主的推崇就代表着一個主流文化的霸權,帶著這個霸
權,西方主流媒體一面倒的踏伐此次血腥、兇殘的行為,宣稱着這是場「屠殺」(massacre
)。
然而,換個角度想想呢?對於一些穆斯林而言,這真的是場「屠殺」嗎?誰定義「屠殺」?
這次的媒體報導中,我們看不到穆斯林的想法,他們的聲音在主流媒體上消失了,沒有人關
心他們作何感想,也沒有人關心這件事情背後的衝突應該何解,此外,在主流文化(文化霸
權)嚴重的壓迫下,他們又有什麼能力、說些什麼呢?雖說穆斯林在法國的比例越來越高,
但終歸少數。
什麼叫做尊重?是尊重所有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呢?還是你來到我家,就要「客隨主便」?在
全球化的當下,所謂的尊重多元價值,其實才是最難落實的。
對於某些伊斯蘭教信徒而言,今天法國只是死了十幾個人;但是在一些國家,許許多多的兒
童也因為這樣的價值觀、宗教問題被西方國家以軍事的力量殺害。我所就讀的學校,就有學
生組織連署反對這種法國「帝國主義式」的入侵、干預他國。
傷害不分階層也不分數目,當然我並不支持今天巴黎Charlie hebdo這樣的屠殺手法,但這
樣的對立只會更加的嚴峻,衝突不會只有這一次,並告訴我們水滿則溢,這將是法國政府絕
對要嚴正重視的問題。
最後,看到一個粉絲專頁上(One Day in Paris)提到了該報社主編曾經說過的話,感到非
凡的敬意:
(C’est peut-être un peu pompeux ce que je vais dire, mais je préfère
mourir debout que vivre à genoux. )
-Charb (2012,法國Le Monde世界報專訪)
願所有傷亡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