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選擇配偶就像選擇商品
大家都在談論的經濟條件
有點像是消費者選擇模型裡,最重要的attribute:
價格
但是鄉民想想,如果會計師蕾蕾出了一張A光
就算一元賣你,你會因為便宜而選擇購買嗎?
不會嘛
在消費者選擇模型裡,
最簡單的假設就是人的決策行為是compensatory
也就是所有的條件是攤開來加加減減
總體得分最高的那個被選擇
在這種假設裡,短板的部份可以被壓倒性的強項所補償
可是愈來愈多研究發現
其實人的決策模式,多半是non-compensatory的
在眾多non-compensatory的分支裡
所謂的conjunctive rule又是最符合決策情境的
也就是其實消費者會對各attribute設定一個最低標準
只有各項條件都至少通過最低標才會被考慮
在經歷過無數年的情海沉浮後
哥發現,女性的擇偶決策應該是conjunctive
重點只在於門檻的高低
比較拜金的,不是說她不注重經濟之外的條件
只是她對於男性的長相身材才華門檻可以放得很低
可是金錢的門檻卻很高
自己有本事過好日子的
差異性就很大了,
也許她只要個聽話的小郎君
也許她更欣賞男生的才華
或者只要一張臉長得舒服就好
當然也有那種浸淫在韓劇,想找個韓劇情郎那種
不管如何
花開堪折直須折
隨著馬齒徒長
其實你在意的只是一種看人看多以後的直覺
而這個直覺的域閥
會隨著年紀而愈來愈高愈來愈窄
這也解釋了為何教育程度較開化的地區
結婚年齡愈來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