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人渣文本:道德譴責與網路霸凌的界線
3.完整新聞內文:
進入新媒體的時代後,人人取得公眾的發言權,因此產生了大量「網路霸凌」的案例。這
個名詞通常是指新聞事件發生之後,網路使用者針對少數當事人進行鋪天蓋地的批判,甚
至以實質的行動來予以「懲戒」的狀況。
日前有中學生跳樓案件,媒體指稱是因當事人私購手機而與家人發生爭執,但亦有小道消
息認為是被同學霸凌所致。因為校方處理態度無法回應公眾要求,因此網友大舉出動,想
找出傳說中的「小霸王」好好教訓一番。
另一則新聞是兩位少年毆打老街友,網友也發動人肉搜索逼這兩人道歉,尤有甚者,還跑
去少年家的堵人,要他們給個說法。
這種興起於網路的行為舉著正義大旗,的確有長期無法獲得援助的受害者因此獲得正義,
但有時實在過頭,小事也被吵得像是共匪打來一般嚴重。「道德譴責」一不小心就會變成
「網路霸凌」,這之間的界線該如何拿捏呢?
有些人主張講一講可以,但跑去騷擾加害者的人身與住居就不行。可是有時講一講就可能
逼死人,相對來說,有時罵半天,對方只要臉皮夠厚,那也不痛不癢,必須造成一些實質
生活壓力才行。
有種主張認為逼對方道歉即可,道歉的程度嘛,就依社會道德常識。
可是大家心中的「社會道德常識」並不一致,有些人認為出來點個頭,說對不起,意思到
了就好,也有些人則要求跪地流淚。有人認為受害者或家屬接受道歉就可以,有人則主張
要道歉至讓社會上多數人滿意為止。哪種觀點是對的?
這種標準或程度的問題看來極端複雜,但我認為並非無線索可解。網路仍然是一種人類行
動的模式,舊有的倫理學知識仍能解開其中的一些困境。
我們在大學教倫理學時,會花很多心力談道德與法律的區別。兩者最關鍵的差別,就是法
律的處罰有強制力,可以罰你錢,把你抓去關。而「道德」的處罰,則通常只有言語譴責
,頂多加上內在良心的壓力。相較之下,「道德」的確是遜了一點,許多學生對於這樣的
懲罰力道都相當不滿意。
但進到網路時代以後,言語譴責的力量大幅上升,比起抓去關、罰錢,網路的群起批判的
威力甚強,和處罰越來越輕的「法律」相較,可能還更有「一報還一報」的效果。
但這不代表此類行為就是對的,因為「報復」並不是一個良善的行動理由。「報復」通常
能滿足情緒需求,徒增實質傷害,缺乏具體的價值增長。跑去「讓小霸王嘗嘗被霸凌的痛
苦」就是這種例子,他霸凌人是錯的,你跑霸凌他也會是錯的。
但除了法律部份之外,類似案子中的錯誤都需要某種道德解決,那該怎麼做呢?
通常來說,我們社會能夠接受的「道德譴責」,應該是指出對方的道德錯誤,並且在他表
達相對於其行動的歉意與反省之前,透過社會關係施加壓力。像是抵制與其有進一步的溝
通。
但什麼是相對於其行動的歉意?要由誰來認定?前面提過這是個難解的問題,每個人的標
準都不同,也無法找到簡化、客觀的原則。
我的建議是,當特定社會事件由少數人的恩怨轉變成為「大眾議題」(像是前述的兩個事
件),你就應該採取「公共議題」的思維與行動模式來處理。
「公共議題」和「大眾議題」不同,後者是大家討論的新聞事件,可能包括了社會新聞、
影視八卦和運動賽事。公共議題則設及了我們共同生活的領域,通常會有一定的政治性。
面對政治,我們目前已有的共識,是學習與不同意見者溝通,整合彼此看法,而不單只是
個人情緒的舒發。
當「大眾議題」從私下嘴砲轉為集體行動時,那最好還是採用面對「公共議題」的態度。
參與者應該參考各方意見之後再行動,不要自己「摸著良心」就暴衝。
透過對於事件的討論,參與者可以建構出專屬於該個案的共識標準,就能站在這共識之上
來採取行動。
就像那兩個打街友的少年,經過討論後,輿論基本上認為其中一位的道歉已可以對應其不
當行為,「可以放過他一馬」。但另一位顯然和社會期待有不小落差,應有更進一步的表
態。
相對來說,在另一個案子裡,知識份子正努力將批判的焦點集中在校方的責任,而不是「
小霸王」個人。那畢竟是小孩,和他賭氣,你也只是個「中二」。他需要的是教育,而不
是發洩式的責罵與懲戒。校方主管都是成人,要求他們做出正確回應比較重要。
我們之所以要對社會事件進行道德議論,其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目的,不是「講
爽的」、「無聊殺時間」,而是希望這類行動可以讓我們的社群運作機制更加良善,能順
暢的往前邁進,進而追求卓越。
許多群眾激情配合演出的事件,其實只是小罪小惡,不用大家都重裝上陣。那什麼事才需
要重裝上陣?
當然是「公共議題」。那些和我們生活空間相關,牽涉到不特定他人的議題。所以追打小
霸王,不如追擊教育體系。責罵打人少年,不如思考街友的存在與需求。
網路群眾可以發揮巨大的力量,那當然就該拿來做大事,如果只是用來處罰一兩個小屁孩
,基本上就先犯了「浪費」的道德錯誤了。
所以,別只拿大砲打小鳥,我們有很多大禿鷹滿天飛呢。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0125/547825
5.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