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5-01-29 00:36:19: 大專院校少子化衝擊「105大限」逼近,日前教育部公布整併學校名單,屏東大學與屏東
: 科技大學未在名單之列。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表示,與屏科大合併是第2階段任務,正接
: 洽討論中;不過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否認。兩校對合併之路明顯不同調。
: 因少子化關係,教育部預測105學年度大專將面臨招生窘境,計畫將國內162校縮減裁併成
: 100校。討論已久的屏東大學與屏科大合併案,未在教育部公布整併名單中,令人意外。
: 古源光解釋,屏東大學才剛完成第一階段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工作,與
: 屏科大是第二階段,2校現已針對整併進行接觸與討論,相信不久將來可以完成併校。
: 但屏科大對此態度保留,強調校務會議還沒討論過有關併校議題。校長戴昌賢表示,屏東
: 大學去年8月掛牌,系所、校區與合併前沒有太大改變,凸顯不出學校特色,反觀屏科大
: 農學院、工學院特色鮮明,合併後可能造成競爭力削弱。
: 他認為,屏東應該思考需要哪種大學?校區設在哪裡?如果像屏東大學合併後校區分散、
: 系所班別不變,談合併根本沒意義。
: 戴昌賢強調,應有整體規畫,能互補再來談合併。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ppt.cc/rGXp
如果是人事方面
雖然有成本問題...但是
國際排名當中,師生比也是重要的一個指標
合併後學生人數減少,但是提升師生比不是嗎?
而學校特色對於競爭力的削弱感覺是指在招生上的競爭力
而非在學術上的競爭力
原本的系所還是在啊 只是在產品上看不出差異化
會對招生有影響 怕排名下降
可是現在網路資訊這麼發達
而且選填志願的簡章代號上應該可以先加註合併前原校系吧 做為過渡期兩三年
姑且不論這些事情
我想合併的關鍵可能會是在於充分利用以下方法
1.降低畢業學分數 提高課程扎實度
這一點已經喊很久了 台灣學生學分數多 導致淺碟子學習 教師備課負擔高
教學品質降低 課程扎實而深入 科目少點才是學好的關鍵
另一部分 多出可以自由利用的時間比較實在
比高中生還滿的課表 嚴重違反了1h:2h 的週上課:自修時數的大學學分制的初衷
另外換地方上課才來得及
2.與地方政府合作 增加校區間與地方城鎮的公車巡行密度與路線
校區間動輒要等30分鐘才一班的公車本來就非常不務實
更不用說大多的學校與地方合作的公車路線 都只是做為"城鎮接駁"功能
學生根本很難去利用 而且班次少路線少也會讓學生難以信賴公車系統
核心應該是以大學為本去發展連接地方公車系統
大學動輒萬人以上 多校合併後整個經濟規模兩三萬人
這麼大的人口要去和地方業者或政府合作是很大的商機
我們常倒果為因 以為大家只想騎車 公車搞不起來
殊不知是公車系統實在太鳥 只有機車靠的住 才導致公車沒人想搭
若公車班次多 誰想每次騎車?
看看人家307,生生不息根本就是文明的起源
3.按課程年級分配校區
如某醫學系 低年級時在A校區 高年級就搬回到總校區上課為例
說穿了低年級幾乎商管理工醫大概都是那些基礎科目
相同學院都會有幾乎一樣的校院必修學分
許多通識也喜歡開在共同教室大樓上課
而以演講與會議替代通識課程也是一個趨勢
在未合併前 相同系所的課也有衝堂/擋修/未開 的情況發生
許多系所排課上都會有默契 空出某時段讓學生去修其他課
比較有影響的狀況會是a.外系學生想去修對方高年級的課的情況
b.重修
這方面可能要配合一些配套 或加上夏日大學(第三學期)或跨校的機制
另一部分,就牽涉到交通與住宿
4.住宿
臨時住宿的方案會讓學生方便些
會有學生出現每週某天在某校區有課的狀況 除了靠公車外
可以依賴宿舍分配出一些床位給有需求的學生申請
可依課表,若週三有課,申請學期間每週二晚上住宿
結語:
這種構想雖然不是很複雜,但對現在大學來說算是很麻煩的事情,不大可能這樣做
但更麻煩的情況發生了,當多校合併變成現實,那麼校方就該利用這個機會去規劃
台灣的大學不是老說要邁向卓越,老想追趕歐美大學
但學生的生活需求或諮商方面卻又總和自己無關,老往外推
有些事情看似無關學術,但如果處理得好卻會在學術提高學生表現
說穿了,就是些結構性的問題.
趁大學合併案煙霧彈去推動一些平常阻力會更大的方案不失為個機會.
過渡期用校際聯盟的方式真的是個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