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nmy (中肯的肯米)
2015-02-04 09:42:12媒體來源:蘋果日報
2015年02月03日19:05
(更新:照片、內容、短片、動即時)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慕谷慕魚去年7月受麥德姆颱風重創封山至今,期間雖有短暫開放
,但因偶有落石開放2天隨即封閉,100位旅遊業者今集結在花蓮縣政府大門前舉起「火大
」、「警察違法」等字牌抗議,要求縣府立即開放當地觀光。抗議民眾一度衝破警方封鎖
線,要求縣府派人來談,警方高喊:「不要合法變非法」抗議群眾才派出10名代表入內,
決定後天召集各界開會再談。
花蓮縣原住民行政處處長督固‧撒耘說:「當地仍有落石疑慮,5、6日將再招開協調會,
大家坐下來談」他表示,銅門部落會議去年決議封山一年休養生息,加上颱風後當地地質
不穩,安全仍有疑慮才持續封山,建設處已呈報爭取經費在當地興建明隧道,本月5、6日
將再召集部落族人、秀林鄉公所及業者坐下來談,他傾向是否在安全的狀況下過年期間開
放,但仍需以會議結論為準。
花蓮縣觀光導覽協會理事長林明志說,坐下來談很多次都沒有結論,還要再繼續談?他表
示,慕谷慕魚從2002年開放觀光,許多業者投下重金經營,過去颱風重創後只要道路修復
就立即開放,如今封山超過半年,開放卻遙遙無期,要求縣府給個答案。
旅遊業者戴位崇說,半年來有許多業者車貸繳不出來,自己認賠背債轉行,也有業者選擇
到外縣市接生意,他不解花蓮推行觀光,自己的縣民居然得到外地討生活,說不過去吧!
(王文傑/花蓮報導)
發稿時間12:54
更新時間19:05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203/553566/
作者:
ingenii (catch22)
2015-02-04 09:43:00擋人財路
作者:
omit18 (胖海)
2015-02-04 09:43:00不要害怕競爭啊 旅遊業怕殺小幹
作者:
www5566 (微笑)
2015-02-04 09:43:00垃圾業者
作者:
raepopo (瑞)
2015-02-04 09:44:00不要生態只要錢的垃圾業者
雖然身為沒去過的山豬國國民,但是旅遊業還是慢走不送
作者: JOJOCK (子平) 2015-02-04 09:44:00
出事死人又沒你業者的事了~算盤打得精精精~
作者:
LedSmith (省電史密斯)
2015-02-04 09:44:00花蓮就只有慕谷慕魚可以觀光沒別的地方能去了嗎
作者:
corlos (ナニソレ、イミワカンナ)
2015-02-04 09:44:00馬:你們還可以叫活不下去,真不簡單
作者:
usebbs (ptt)
2015-02-04 09:44:00現在旅遊業都是帶大陸團吧~
作者: Shiaan (不可須臾或忘) 2015-02-04 09:44:00
醜惡的嘴臉
作者:
IDaHoo (愛打呼)
2015-02-04 09:44:00不會去找其他工作喔? 一堆蟑螂
作者:
t00012 (第六天蛇王)
2015-02-04 09:44:00然後落石砸到人再來罵政府草緘人命要求國賠
作者:
lolic (lolic)
2015-02-04 09:45:00刁民欸
作者:
pplilian (小奎好可愛我快爬牆了)
2015-02-04 09:45:00那裡本來就不是讓你賺錢的啊死商人
作者: paleomort 2015-02-04 09:45:00
什麼旅遊業,明明是破壞業。
作者:
YMSH205 (^^)
2015-02-04 09:45:00破壞自然的喊這麼大聲
花蓮根本沒啥稅收卻要花政府的錢去維護觀光區讓他們賺錢
作者:
qmaper (~å¡ç‰‡~)
2015-02-04 09:46:00投資一定有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沒道理要政府花錢讓他們違法做生意
作者:
linceass (ギリギリ愛 ~キリキリ舞~)
2015-02-04 09:46:00智障一堆 怎麼不去路邊撿顆石頭往自己腦袋上敲
作者:
asd065 (DUG)
2015-02-04 09:47:00旅遊業先把契約簽一簽,一有死傷全部負責到底
作者: flutebyme 2015-02-04 09:47:00
尊重當地居民?你知道多少嚴重破壞環境的就是當地居民嗎?
作者: pchs80309 (80309) 2015-02-04 09:48:00
好地方都被你們這些旅遊業破壞光光
作者: dimmy1001 (笨狼) 2015-02-04 09:48:00
大陸人在跳腳了是吧?也不想想對當地環境造成多大破壞
作者:
shinbird (爆è‚å°±è¦å–æ„›è‚)
2015-02-04 09:48:00是好環境活不下去吧!?
作者:
XSUDOX (老闆 素肚要辣不要切)
2015-02-04 09:48:00那就去死吧
作者:
m1319 (喵便便)
2015-02-04 09:49:00為了當地環境好,就不要再開放了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5-02-04 09:50:00出修路的錢
作者:
pasaword (P幣拿來)
2015-02-04 09:50:00真的是不要開放比較好。
作者:
rockyegg (手裡拿著小皮鞭)
2015-02-04 09:51:00那就去死阿
作者: maddeath ((>_<)) 2015-02-04 09:51:00
業者賺錢卻要全民花錢修路造隧道,更別說生態被破壞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5-02-04 09:51:00而且有人被落石砸死的話 誰要負責?
作者:
rossikao (伊乃木及埃)
2015-02-04 09:52:00活不下去不會死一死比較快活逆!!幹!!!!
作者:
ray2501 (貓是一隻貓)
2015-02-04 09:52:00如果有人死了,是這樣人要賠嗎? 是的話再開放
作者:
yujen555 (*簡單的快樂~*)
2015-02-04 09:55:00噁心業者。抽它們入山保護稅啦
2015-02-04 09:55:00
花蓮的清靜早就消失了 去哪都像菜市場 花蓮人表示不爽
作者:
Asucks (我的老婆是超人)
2015-02-04 09:55:00環保優先,想賺錢的走開
作者: coollonger (轉角遇到旺~) 2015-02-04 09:56:00
活不下去 不會去死嗎
作者: Celios (Helios) 2015-02-04 09:56:00
你馬的旅遊業一堆蟑螂入山證一次就弄一大把走 然後開一堆箱型車進去擋路亂停
作者:
suncain (糸屯糸屯)
2015-02-04 09:57:00花蓮只有慕谷慕魚能去嗎
作者:
rumo (擁抱彩虹)
2015-02-04 10:00:00投下重金經營?是修路還是環境清潔?還是經營自己的小金庫?
作者:
Howibin (哈瑪星球人)
2015-02-04 10:03:00都給業者賺就飽了
作者:
s952699 (阿囧)
2015-02-04 10:03:00去過一次 下山的時候看到對向進來的箱型車 一次都10幾台
作者: drigo 2015-02-04 10:07:00
一堆觀光蟑螂,非要把台灣的生態環境及美景給破壞光光才甘願
作者: buchholiz (lily chou) 2015-02-04 10:10:00
支持封山
作者:
imaclone (毫無反應就是個@@)
2015-02-04 10:13:00落石砸到旅客 你賠?
作者: ALENDA 2015-02-04 10:13:00
居民要讓環境生息那有問題?當初沒居民護魚,現在是觀光什麼?乞丐趕廟公?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5-02-04 10:15:00
自然環境不是業者禁孿
跑到人家家裡觀光然後錢你自己賺,爛攤子留給別人收?
作者:
mamaka (重新出發)
2015-02-04 10:17:00自然環境的保護比業者賺不賺錢重要多了
作者: j68345517 (阿斗) 2015-02-04 10:21:00
抗議個屁
建議七星潭 太魯閣 秀姑巒溪 全封起來 自然資源最重要
作者:
ahlolha (啊囉哈)
2015-02-04 10:25:00那就去自殺
作者:
pigha (朱哈)
2015-02-04 10:34:00花重金是花三小,有幫忙維護環境道路??
作者:
tym7482 (Max)
2015-02-04 10:35:00少一個景點就活不下去,是多沒競爭力
作者: arise119044 2015-02-04 10:39:00
活不下去就去死阿 沒人拿刀抵你脖子叫你活
作者:
Refauth (山丘上的長號手)
2015-02-04 10:49:00自殺還要我教喔?
作者:
liaon98 (liaon98)
2015-02-04 10:49:00一群智障...
作者: grandwar 2015-02-04 11:05:00
好笑的是 以前沒這個名字時也沒幾個人要去
作者:
vitaume (紫蘇梅)
2015-02-04 11:07:00爛草莓閉嘴啦只會拉爛客填山谷
作者: HAO7504 2015-02-04 11:08:00
無良業者 殺雞取卵
作者: Z55T (1122) 2015-02-04 11:24:00
本來一天只開放沒多少人,去年趁12點晚上開始網路報名,結果去的當天,跟本就超過網路上說的人數,還有一堆小巴。根本就菜市場
作者:
mido (米豆)
2015-02-04 11:30:00入谷前先申請 簽名切結書
只允許簽過千過切結書的散客,限制人數上去會好一點只懂得利用山林卻不懂得回饋,轉業也只是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