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城市爭排名 救不了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1336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http://uc.udn.com.tw/photo/2015/02/16/2/546344.jpg 近年來亞洲各城市無不卯足全
力為爭取全球城市的地位,但這項榮耀卻無助解決經濟的弱點。
根據2014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東京位居第四、香港第五,北京、新加坡和首爾分居第八
、九和12名。全球前十大城市中亞洲城市就占其中四個,經濟學人資訊社的「全球競爭指
數」也有類似排名。
這些全球排名也許實用、但也可能誤導。在現今,全球城市的定義等同於金融首都,這也
是東京、香港和新加坡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但最能形容「全球」這個名詞的,是城市在
當時主宰全球產業中的重要性(現在是金融,而以前是貿易、製造和資源等)。
倫敦與紐約受惠於過去工業時代的製造業榮景,長期被非正式或正式指標視為世界級城市
。但對大多數城市來說,很難長期保有全球或世界級頭銜。曼徹斯特、底特律(製造業)
或威尼斯、阿姆斯特丹(貿易),當年皆因在各自產業上擁有競爭優勢而成為全球城市,
如今已被新加坡(金融)、洛杉磯(娛樂)及雪梨(原物料商品)取而代之。
亞洲主要城市的展望取決於未來十或50年內在主宰產業的競爭地位。
近幾年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全球城市地位並未能明顯改善都會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財富
集中在少數人手上,不平等反映在都會的房地產價格飆漲、工作機會減少(目前居主導地
位的金融業所帶來的工作機會遠少於製造業),以及大多數受薪階級的薪資停滯不前。
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費斯特指出,全球城市地位與不平等有關。
亞洲有機會重新定義21世紀的「城市實力」,以促進社會公平方式來提升城市居民的尊嚴
,這樣得到的全球城市頭銜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