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30cm E cup大家好
新年快樂
祝發紅包的 父母健康 子孫滿堂
拿紅包的 平安喜樂 口袋滿滿
是說小弟8年級生
有讀到課本有說加工出口區是經濟起飛的重要原因
因為當年臺灣的勞力便宜
所以把勞工當成機器,在生產線前排成一排做著重複的事情
再加上有稅捐方面的優惠
創造了很多的產值,讓臺灣逆風高飛
又讀到後來政府為了促進產業升級
發明了「科學園區」這種東西
課本科學園區是「技術密集」
但是長大之後發現科學園區一樣有滿坑滿谷的稅捐優惠
也看到不少鄉民在抱怨在園區上班的生活
不禁讓我開始懷疑
科學園區的本質是不是根本就像加工出口區一樣
30年來都是用相對廉價的勞力
讓勞工在生產線上做著差不多的事情
只是生產線上的東西,從聖誕節燈泡變成XX吋晶圓
生產線前的勞工,從只是識字變成研究所畢業生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