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haha99 (此方不可長)
2015-02-20 12:59:24鍵盤網頁程式設計師解說一下
※ 引述《XXgemini (So what?)》之銘言:
: 傳言HTTP/2已經送RFC Editor囉
: 即將成為RFC標準之一
: 比較大的改變如下
: 以Binary傳輸
: 不再使用文字格式 減少parse的麻煩
以後就不再會看到這種東西
https://www.google.com.tw/?gws_rd=ssl#q=%E5%BC%B7%E5%9C%8B%E4%BA%BA
而是這樣直接用
https://www.google.com.tw/?gws_rd=ssl#q=強國人
以及一些隱碼傳輸都可以直接使用Binary code
: 大幅增強多工的功能
這個要看實做才知道差異
: 單一連結可傳輸數個平行資料
不知道.....
希望高手解釋
會不會是按下載連結, 然後一系列檔案都能下載 XD
(實做之一...)
: header可以進行壓縮
: 減少傳輸浪費
其實http在運作時都會傳輸這類東西
HTTP/1.1 200 OK
Date: Fri, 06 Nov 2009 00:35:42 GMT
Server: Apache
Content-Length: 0
Keep-Alive: timeout=15, max=1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Type: text/plain
未來可以把這些東西壓縮起來
(上面傳的如果是 404 就是找不到, 500 就是出錯, 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 Server可以主動push使用者
: 伺服器端不用再用各種曲折的詭異方法(e.g long polling) 來實現即時更新
我們現在使用包括Facebook會不停的有動態更新
或是google搜尋列的自動選配
以及網頁聊天室等
都是靠瀏覽器不停的向伺服器要更新資料的結果
如果你要的資料越即時, polling 的頻率越高, 浪費的頻寬越多
相反的, 就沒有辦法這麼即時。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改進,
網頁設計會越來越像寫本機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