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zyyxx77 (討噓大師77)
2015-02-20 16:07:59品味巴洛克老街 三角湧DIY藍染
〔中央社〕新春品味三峽的藍染與鶯歌的陶瓷,走訪有東方藝術殿堂美譽的三峽清水祖師
廟、廣闊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為心靈充電。
三峽清水祖師廟素有台灣廟宇「東方藝術殿堂」的美譽,祖師廟建立於清乾隆34年,歷經
戰禍,曾毀去大半,後由三峽知名畫家李梅樹窮畢生心力劃整修。
東西融合的裝飾風格,全廟木雕、石刻全出自名匠之手,華麗非凡,廟內雀替、彎拱、屏
窗、上檻、斗座,處處可見精采作品。
祖師廟旁三峽老街,又稱為三角湧老街,三峽舊名「三角湧」,就是大漢溪、三峽溪及橫
溪匯聚。
晚清的三角湧以熬樟腦、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利用河道縱橫的水利,將貨品運送至全
台各地,成為集散中心,市街景象繁榮。
老街建築都是富商用上選建材建造,在樣貌形式講究古希臘式的柱子、古羅馬款的拱門、
紅磚牆面四的巴洛克裝飾,加上日據時期與漢文化的影響,中西交織出無窮的魅力。
老街的建築一度傾圮,經過重建後,尋回昔日風華,一排巴洛克式立面牌樓,回復往日榮
景,十分熱鬧。
逛了充滿懷舊氣息的三峽老街,祖師廟旁的「甘樂文創」可以洗滌心靈;如果時間還夠,
還可以體驗藍染文化,教學體驗課程DIY。
「甘樂文創」是複合型態餐廳,將老房子打造成用餐和音樂、電影展演空間,也與藝文工
作者們合作,展示文創商品,將三峽傳統節慶習俗製成版畫明信片,讓民眾帶回家的不只
是紀念品,更是屬於三峽的精神。
老街當年是三峽染布業極盛時的集中地,甘樂文創在庭院裡擺了一桶染缸培養染料菌種,
讓民眾從染布體驗中認識藍染的歷史文化,讓你從實作中親自感受藍染的魅力及樂趣。
「三鶯之心」位於鶯歌陶瓷博物館前、鄰大漢溪畔,佔地兩公頃,為結合「藝術地景」和
「地景藝術」的水岸綠地。
在寬廣的綠園裡,最鮮明的地景藝術是以大型手拉坯造景創作,4件公共藝術作品充分展
現鶯歌陶瓷文化特質;這裡也是新北市河濱線自行車道必經之處,春節假期親子同騎車遊
樂,可感受水岸藝術之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237861
作者:
dWoWb (dWoWb)
2015-02-20 16:08:00CD
作者:
x886571 (雷遍天下隊友)
2015-02-20 16:08:00CD
作者:
Bokolo (舶客樓)
2015-02-20 16:08:00ID錯誤
作者:
losvin (嚼~嚼~好幸福哦)
2015-02-20 16:09:00...
作者:
yien1809 (你不認識我你不認識我)
2015-02-20 16:10:00哈哈
作者:
JGatsby (′・ω・`)
2015-02-20 16:11:00エラー!!エラー!!
作者:
TwiEnable (PONYFUCKER)
2015-02-20 16:11:00藍染之亂
作者:
Lumia625 (改拿Nexus 5X了)
2015-02-20 16:12:00滾
作者:
corlos (ナニソレ、イミワカンナ)
2015-02-20 16:13:00id fail
作者:
slimak (shady)
2015-02-20 16:15:00藍染王很好搶?
作者: robinyu85 (台灣萬歲) 2015-02-20 16:15:00
怎麼最近一堆人想篡位
作者: JamieRocks 2015-02-20 16:16:00
你誰?
ID failure.Access denied.
作者:
abcd0 (DM)
2015-02-20 16:18:00Id錯誤
作者:
Puribaw (木瓜群)
2015-02-20 16:19:00你誰?
作者:
LiN2828 (LiN)
2015-02-20 16:21:00id錯誤
作者:
la041212 (la041212)
2015-02-20 16:22:00Fail
作者:
Posaune (橫濱的杜鵑不啼)
2015-02-20 16:25:00ID錯誤
作者: noluna 2015-02-20 16:26:00
ID錯誤
作者:
fish5123 (台灣的小朋友真的很棒)
2015-02-20 16:27:00如你所願
作者: cmc201211 2015-02-20 16:30:00
想篡位逆
作者:
senior (希尼爾)
2015-02-20 16:40:00邪痞者梟叫狼嚎
作者:
poloyabi (藍染接班人2.0)
2015-02-20 16:41:00操比我先發被發走了
作者:
d59203z (桃花流水心自閑)
2015-02-20 16:50:00幹 誰拉
作者:
poloyabi (藍染接班人2.0)
2015-02-20 16:59:00怒,再半小時就是我發這篇的
作者:
kit514 (KIT)
2015-02-20 17:04:00incor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