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資行為拉到道德層次有點奇怪
公平正義講起來很好聽 但是不切實際
台灣房地產問題 不用特別去拿國外怎麼打房來比較
那個文化就有落差
不是每個國家的爸媽都會"積極的"希望小孩有房子
台灣房地產價格是表面上的問題
風險才是實質上的問題
所謂風險不是單純指房價崩盤後會如何
如同前面有人提到房地產所連動抵押貸款的確會增加經濟體內的資金流動性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大部份的資金流動都依靠房地產
會造成市場資金流動與房地產過度連動
簡單來說
不是房價崩盤害銀行倒這麼簡單
而是大部份資金都是房價崩盤會造成流動性瞬間下降
整個經濟也會很迅速的萎縮
不管是美國過去 網路泡沫 或是08年的金融危機
都與資金連結過度集中有關
以上是問題
那怎麼解?
這問題很複雜
但是方向上應該要控制銀行的的房貸"量"而非"對象"
銀行在風險計算上,應該要把資金集中度放進去
而非單純以該抵押物價格穩定性來衡量
不然就跟當初美國的銀行認為高信用評價的債權風險很低一樣
而且如果台灣繼續將資金集中在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貸款債權很有可能會變成當初美國的大到不能倒一樣的狀況
最終是會危及所有人的
但是真的不需要把問題推到投資客身上
大家都是投資賺錢
憑什麼搞得投資房子的比販毒的還嚴重
講難聽點 房價降了 你的薪水你有把握不會降?
重點是你的政府有沒有在監督銀行的風險控制
重點不是給投資客多少比例槓桿
而是銀行資金在房貸市場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