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ogieman (Let the Right One In)》之銘言:
: 依慈濟的財力和勢力 實在沒必要抱著一塊破壞區然後跟天下人對幹
: 建議上人還是開示一下 這塊地捐給台北市做市定保護區
: 再加碼成立破壞區復原和保育的環保基金會 由慈濟出錢出力
: 慈濟和信眾又不缺土地
: 三重新燕那塊這麼大這麼美 上人一句慈悲喜捨 頂新魏家一定讚嘆感恩的
: 再不然還有台北101也是可以請魏家拿出來做環保回收志業的
: 這樣不就谷底翻身 聲望更隆了嗎??
: 不過我相信他們的反應一定是辦不到
: 不然怎麼會從食用油出包到現在背負多少罵名了
: 還是這副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台的德性?
: ※ 引述《evil7589 (新生活)》之銘言:
: :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224/563567/
: :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備受爭議,昨天又因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長釋昭慧在臉書槓台北市長
: : 柯文哲,再度引發討論,對此慈濟終於表達意見。
: : 今日出版的《中國時報》報導,慈濟表示,內湖園區現址是慈濟於民國86年向海陸公司購
: : 入,當時該地為大有巴士公車總站,購買時土地就已被嚴重破壞,廠區內鋪設柏油路,鐵
: : 皮屋林立、髒亂不堪,早是「破壞區」而非「保護區」。(葉國吏/綜合報導)
可以的話,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幫忙,分享廖本全老師在去年七月四日談慈濟開
發案的影片。在這短短七分鐘的影片中,廖本全老師很深入淺出的說明了開發
案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QKGWnQ1zk
【Ming-jui Yeh做的逐字稿】
廖:我這麼說好了,上一次會議其實是為慈濟量身訂做,開了一個大門。因為
本來慈濟這個變更,它叫做「個案變更」,他本來提出個案變更,依據都市計
畫法第27條。
我們的都市計畫其實變更有兩種狀況,第一種狀況是「通盤檢討」,都市計畫
擬定之後每三到五年要通盤檢討一次,那這個通盤檢討的時候如果有需要做變
更的時候可以做變更,第二種狀況是,來不及做通盤檢討,但這個個案它有急
迫性,它有重大性,所以必須在還沒有做通盤檢討之前,要做「個案變更」,
這個是都市計畫法第27條的規範。
那慈濟這個案子,它一點也不重大、一點也沒有急迫,因為它到現在已經十幾
年了,如果有急迫它早就應該通過了,所以其實它不應該做個案變更。而且它
個案變更的發律依據是「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可是慈濟它做的是「社會福
利」、它不是為了經濟發展。四月的都市計畫委員會,台北市都委會的決議,
這個很重要,它把它(慈濟案)納入通盤檢討,這件事情我是肯定,納入通盤檢
討我是肯定的,但是,它納入通盤檢討之後「又為慈濟開了一個通盤檢討的門」,
也就是在通盤檢討的過程當中可以視實際情況的需要,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這
個個案先行審議,那這樣的一個決議其實是破壞了都市計畫的體制,因為都市
計畫通盤檢討就是通盤檢討,現在是整個內湖區的通盤檢討,意思就是慈濟這
個變更案是要跟隨著整個內湖區的通盤檢討,整個完整的案子一起走完行政程
序,可是它為它開門就是,在通盤檢討當中慈濟這個個案可以先行審查,先行
審查的意思其實就是先行通過,可以不跟隨著通盤檢討跑,所以我認為這個決
議識破壞了都市計畫的體制,而且創造了一個都市計畫的異形,就是本來就是
通盤檢討就是通盤檢討,個案變更就是個案變更,現在把通盤檢討跟個案變更
合在一起,它是一個混血、它是一個異形、它是一個為慈濟量身訂做的開門機
制。
記者:居民就是也在擔心說,這樣第一個先例一旦開啟之後,以後不只是內湖
這邊的地,有可能有些地方就依循著這樣子的方式,不管那個團體是慈濟還是
哪個團體...
廖:沒錯,其實剛慈濟它們也自己講,「如果過去慈濟八十六年沒有買這塊地
的話,那如果建商來買呢?」那我必須要說明的就是,如果建商來買,它申請
變更絕對不會通過。現在問題就是慈濟擁有權力,擁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信眾,
這些人就是擁有投票權。
保護區對台北市的重要性就是,它會保護我們、減緩我們面對天災的時候可能
造成的危險,未必會完全避免,但是只要多一份保護區,那它就會保護我們。
所以我對保護區的定義,我認為很簡單就是,它會保護我們,所以我們要先保
護它。
那都市計畫裡頭為什麼要劃保護區?都市計畫是要用來畫「土地使用分區」,
一個都市計劃裡頭有各種土地使用分區,透過土地使用分區是要用來規範人在
上面的行為,譬如說土地使用分區會有住宅區,你的使用行為就是要用來居住,
蓋房子、居住,這是土地使用規範啊,商業區,就是蓋房子、做商業使用,學
校用地,在上面、學校,保護區,就是要你在上做什麼?保護的行為!
這很明顯,所以剛剛慈濟的朋友,我覺得他們講的是很不對的,他們說憲法保
障人民的「居住權」,這塊地不是住宅區啊,哪裡會有居住權呢?沒有啊!這
塊地要強調的是「環境權」,你買了保護區你的職責就是要保護它,這是你的
職責,可是它(慈濟)沒有盡自己的職責,它(慈濟)反而要把它變更為不是保護
區,且可以做大面積的、大規模的開發跟利用,他們要的是這個。
大家擔心的這個個案,不是只有個案的問題,它後續還會有連帶的影響跟效應,
我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假設現在有很多的開發公司,它們看到慈濟送這個開發
案,然後他們就開始買保護區,而且他們很清楚,透過專業的評估他們很確定
這些保護區的環境敏感因素都比慈濟這個基地還低、而且低很多,假設慈濟這
個個案通過了,那他們送來,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如何面對?他告訴都市發展局,
我的環境敏感因素比這個低很多,憑什麼不能通過?這個就會造成台北市整個
保護區的崩解啊!它就會有連環的效應。
那當然慈濟就會一直規避這些事啊,其實慈濟它們能夠講的也就是它們做的是
善事嘛,可是我覺得剛剛民眾講得很好啊,沒有人反對慈濟做善事,今天的問
題是慈濟現在要做的善事選了不對的地方,而且還要把它變更,變更為非保護
區,讓它完全,現在還有保護的功能喔、現在還有喔!它未來變更之後喪失了
保護功能,而且有大量體的建築物,反而造成未來更大的危機。
========================================
逐字稿出處: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53822/
慈濟開發案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眾多媒體噤聲。好在沃草有一系列相關報導,
大家可以先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user/CongressMusou/search?query=慈濟
其中公聽會上正反雙方說詞大家可以看看,慈濟說法很療癒。「把保護區拿來
蓋建築,就是不環保!」「慈濟做回收,怎麼會不環保?」
慈濟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JrRvVzzNg
反對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HjvNCd_Sk
最後,希望廖本全老師可以順利康復,台灣還是需要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