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強迫搬遷 仁愛之家老人「氣得想跳海」
2015-03-10 09:11:22 聯合報 記者簡惠茹/基隆報導
基隆市社會處為了打造公辦民營社會福利園區,計畫要將所有住民遷移到私立博愛之家。
72歲的住民鄭菊奶奶說,很多老人家聽到要被迫遷,氣得要相約去跳海。
許爺爺,今年67歲,獨身,入住仁愛之家2年。他說,好不容易等到了65歲,可以入住仁
愛之家,已經打算在這,不想隨便被遷來遷去。
許爺爺年輕時到處飄泊,曾有過10幾個人擠在一起,跟廁所一起睡覺的日子。他中風後只
能找派遣工作,在路口舉廣告牌,有一頓沒一頓的過。到了仁愛之家,才找到家的感覺,
整個生活定了下來。
鄭菊奶奶,今年72歲,入住仁愛之家5年。鄭奶奶說,她真的不想搬,年紀一大把了,還
要被搬來搬去,感覺很不受尊重,照顧老人應該是第一優先,為什麼要這樣虐待他們?
鄭奶奶以前是家庭主婦,後來女兒嫁人後,自己獨居在基隆,因為體力越來越差,一個人
住很危險,沒有人知道是否生病了,所以搬到仁愛之家居住。在這邊不但交到很多姊妹伴
,還有人互相照應,過得很開心。
楊秋鳳,今年80歲,入住仁愛之家20年。楊奶奶熱愛參與活動,還得過2屆投籃大賽第1名
。當初楊奶奶入住這裡是希望不要造成女兒的困擾,自己找個可以自理生活的地方住,她
說,在這邊過得很自在,但想到要被遷移就心情沉重。
社福BOT?別讓弱勢淪犧牲品
【記者簡惠茹】新社會處長吳挺鋒上任時說,要讓市民的眼淚變歡笑,但他應該先來看看
仁愛之家的住民,千萬別讓他們的歡笑變眼淚。
根據內政部去年12月的統計,基隆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約12.6%,高於全國平均12%
,全基隆市僅有一家市立安養機構讓65歲、低收入戶的市民入住。但是市政府從2006年就
開始著手規劃將唯一一家公營安養機構轉型為公辦民營,最後因為經費不足無疾而終。
居民曾向市府表示希望可以請建築師來評估目前居住的建築物的使用年限,看看可不可以
繼續原地居住,但是市府卻不核准這筆評估預算。
社會福利園區計畫沒有定案,市府卻又急著趕人,住民的居住權被忽視,這背後隱藏著社
會福利面臨BOT或ROT的矛盾。BOT與ROT都是廠商承接政府標案後,出資建設並負責日後營
運,政府不用負擔費用,盈虧由承包公司自負,一旦廠商評估後無利可圖,根本不可能進
場。
目前仁愛之家的公費入住住民是65歲且符合低收入戶資格,入住費用完全免費,對於營利
事業來說毫無利益可言,BOT與ROT如何可能?台灣第一件社會福利園區BOT案是2009年推
動的台北廣慈博愛園區,但後來出現財團為了營利,社會福利成為空話的局面。
廣慈承辦廠商當時計畫要興建老人住宅與社會住宅共計3萬6千平方公尺,周圍卻興建商業
建設包含旅館與其他住宅共6萬7千平方公尺,因為遭到強烈反彈而終止。
基隆市立仁愛之家難道要成為下一個犧牲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