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感的一篇文章
我是新竹人 新竹的家是民國74年買的
那時一間房子120萬,我爸那時薪水1萬2
雖然是跟爺爺奶奶借錢跟父母本身存款買的
但是我爸買那間房子時是27歲
而我爸爸在民國80年,一個月加班薪水約4萬
那時房價變成250萬
現在呢?
現在年輕人27歲,平均薪資約3萬5到4萬,薪水是31年前的3-4倍
但是房價呢? 我家對面剛好要賣31年的老透天,目前要賣的價格是1480萬
房價大概是31年前的12倍左右,更不用說台北動輒2千萬以上的公寓了
再加上物價的高漲,各方面的因素,年輕人現在要買一棟房子,大概是我們父輩的6-7倍
以上的時間
當我們看見推動社會住宅的台北市長,被千夫所指
得到的反對聲浪卻是
年輕人想不勞而獲、這個社會好像陷入了一種共產主義、我辛苦了30年才買了這個房子
我心中納悶的是,如果不是父輩哪一代的人把房子變商品,大炒特炒
現在的房價會變成這樣?
另外不勞而獲的定義是什麼? 講的好像年輕人進去住都不用付房租
甚至於住久了房子就會變年輕人的一樣
老人家只看見自己損失了什麼,甚至於還要年輕人以後養他
卻不讓任何利益給年輕人,這樣自私的心態,是台灣一直無法進步的原因之ㄧ
PS:我七年級後段班,我新竹的家到科學園區騎車不用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