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豬油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63211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三一八學運中有許多社運明星,包括常拿麥克風的林飛帆、陳
為廷,以及被塑造成戰神、女神形象的黃國昌、吳崢、賴品妤等人;林飛帆坦言,鎂光燈
聚集在少數人身上,這些人獲得的發言權、運動權力位置會比較高,這是一個值得反省的
事情。
台灣媒體愛「造神」,但是這年頭,「神」殞落的速度往往比造神還快,且過度的報導社
運明星,也常會造成議題焦點被模糊。以往較缺乏鎂光燈的社運團體,對於「造神」可說
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民主鬥陣總召王雲祥說,學運之後,大家開始反思這樣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因此他們最後
決定將發言人與領導運動者分開,讓可以領導運動的人,能夠心無旁騖,專心判斷運動走
向。
曾任學運發言人的黃郁芬則解釋,學運來得很突然,所以很多分工都是依照以往的慣例,
「有些人就是比較適合拿麥克風,例如林飛帆和陳為廷就是在過去運動中被大家認為麥克
風拿得不錯的人」。黃郁芬也回憶,學運期間,當時每次開會幾乎都是以「今天某報寫了
什麼,要怎麼解決?」為主軸,對「如何達成訴求?」反而沒那麼著重。
割闌尾不掛名 打破明星迷思
至於學運後期成立的團體「割闌尾計畫」發言人,則乾脆取「台北林先生」的名義,以所
有先生小姐都能投入公民運動為號召,降低凸顯個人形象。割闌尾行動為期十一個月的推
廣罷免行動中,亦有數千位志工參與,打破社會運動一定要有明星來帶領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