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cer (嫑)
2015-03-17 22:49:51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風靡全球半世紀 日本漫畫魅力獨具的秘密
3.完整新聞內文:
日本的動漫文化聞名世界,孕育出多部膾炙人口的漫畫,
帶來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巨大成功。日本交流協會17
日舉辦日本文化介紹講座,邀請台灣角川國際動漫副總經
理川瀨正晃及漫畫家強矢和實,深入分析日本動漫產業的
特色與成功秘訣。
強矢和實表示,日本的漫畫可以追溯至平安及鐮倉時代的
「鳥獸戲畫」,以擬人化的手法呈現青蛙、兔子等動物,
有的甚至已具備現代漫畫的「分鏡」元素,可視為最早的
漫畫。1930至40年代是日本漫畫的重要分歧點,在長谷川
町子與手塚治虫等人的筆下,漫畫開始出現遠近鏡頭交錯
的技法,和拍電影的手法類似,對讀者來說更有魅力,角
色的情緒渲染也更容易。
1960年代《週刊少年Jump》(週刊少年ジャンプ)與《週
刊少年Magazine》(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創刊,日本首創
以周刊連載漫畫,曾創下一周賣出653萬本的好成績。強
矢和實指出,當時的漫畫要登上《週刊少年Jump》,一定
得具備「友情、努力、勝利」3個元素,這也是《週刊少
年Jump》成功的祕訣。
為了讓漫畫更符合讀者胃口,除了檢視漫畫的內容元素外
,《週刊少年Jump》每周進行讀者意見調查,據此調整漫
畫的內容。為了確保作品的品質,漫畫家與編輯每週得進
行3次修改與調整,即使登出來只有20頁,漫畫家往往得
畫上100頁。
到了1970至80年代,《熱拳本色》、《七龍珠》與《足球
小將》等作品問世,漫畫的創作手法再進化,開始為必殺
技命名、將一頁漫畫分成3個段落,並在每個段落間留下
一定寬度的空格,讓讀者更容易閱讀、融入劇情。除此之
外,因為每週只能連載20頁,為了兼顧劇情進展,漫畫家
開始用大量文字與對白解釋劇情。
1990年代出現航海王、火影忍者等暢銷作品,日本漫畫產
業登上顛峰,但1999年之後,產業發展遭遇瓶頸,久未出
現令人驚豔的作品,直到2004年《死亡筆記本》推出,由
2位作者分別完成劇情、漫畫,這樣全新的創作系統讓作
者更充分利用時間,也能挑選畫風符合劇情的漫畫家,成
就更具魅力的漫畫。
強矢和實強調,日本漫畫的榮景是在漫畫家與編輯的努力
之下誕生的。在日本漫畫產業中,最重要的是漫畫家與編
輯不斷的討論與修改,編輯站在讀者的立場,提供漫畫家
意見,將漫畫調整到最引人入勝、容易閱讀的狀態。川瀨
正晃指出,在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系統,可能是原創作品
難產的重要原因。
以當紅漫畫《進擊的巨人》為例,雖然在講談社MGP(マ
ガジングランプリ,Magazine Grand Pix)拿下佳作,但
在分項評分中,滿分10分,作者諫山創在畫技部分只得到
2分,在構成、獨創性、分鏡技巧拿下8分,可見對成功的
漫畫來說,畫技是其次,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魅力才是成敗
關鍵。
此外,川瀨正晃指出,漫畫的「視線誘導」能力也十分關
鍵,為了使漫畫引人入勝,分鏡的距離大小、人物台詞放
置的位置都經過精心設計,漫畫的分格設計如同電影用配
樂製造段落感,感動讀者、引起共鳴是最終目標。
為了傳授日本漫畫產業的精隨,將此技術推廣到其他國家
,角川國際在台灣成立海外第1所動漫教育機構,去年開
始招收第1批學生,年齡橫跨13到45歲,強矢和實稱讚台
灣學生實力雄厚,希望他們學習漫畫繪製技術之餘,也能
掌握漫畫的精髓,不能只是模仿日本漫畫,而是結合台灣
本土文化,以獨特的原創內容吸引世界各地的讀者。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storm.mg/lifestyle/44094
作者:
gogobar (GOGOBAR)
2015-03-17 22:51:00從不看肥宅系列 ,現在的漫畫專討好肥宅 爛
作者:
bbbyy (bbbyy)
2015-03-17 22:51:00出包超有趣
作者:
Bokolo (舶客樓)
2015-03-17 22:52:00沒秘密啊,就超大量生產.....
作者:
k321045 (蒜泥厲害)
2015-03-17 22:52:00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都是賣萌的作品啊?
作者:
vvus (不囧)
2015-03-17 22:52:00韓國漫畫有不少值得注意的
很多也是蠻血汗的原作跟畫家合作的模式在歐美早就實行很久了
作者: metawopa (泡麵頭) 2015-03-17 23:05:00
漫畫很血汗的啊
作者:
zz9257 (蒙面黎明)
2015-03-17 23:24:00每次都有二樓這種回答 不過從來都不會舉例 說個一二十本應該很簡單才對
反觀葉宏甲.........後代把老爸的作品當垃圾
作者:
ihateants (Naruhodoh)
2015-03-17 23:37:00日本漫畫還很實用XD
作者:
zxbsa123 (scross)
2015-03-17 23:42:00作者: sky16118 (阿水) 2015-03-17 23:53:00
韓國成長速度真的不是蓋的,有屬於自己風格。不一昧學日本,反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