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skingts (請問)》之銘言:
: ※ 引述《PanzerVOR (喧嘩上等)》之銘言:
: : 上星期因為肚子痛了3天,
: : 跑去照人生中第一次胃鏡,醫生在我口中噴了一些麻藥,
: : 交代我要慢慢的流進食道,大約五分鐘後就麻麻的一直流口水。
: : 然後把一條黑長管子伸進我的胃裡,在裡面做錄影和取一些樣本檢察幽門桿菌。
: : 過程中一直感覺很想吐,想把管子吐出來的反射動作。
: : 感覺一根東西在胃裡鑽來鑽去。
: : 最後檢查食道和胃都沒有問題,幽門桿菌輕微,醫生交代吃吃藥把桿菌壓制好就
: : OK了,也交代吃飯要公筷母匙,這樣對食道和胃比較好,不過我看在台灣的飲食
: : 文化可能很難做到就是了。
: : 有沒有照胃鏡的八卦?
: 上消化道內視鏡 又稱胃鏡
: 如果你胃鏡沒作過 是第一次作
: 那我建議你可以先在診所作一次看看
: 如果你無法忍受作診察時 那種異物侵入的不適感,或者異物侵入的痛感
: 那麼你下次再到大醫院去作即可
: 畢竟無痛胃鏡,或無痛太腸鏡 都必定要自費花一筆3000元(新台幣)的全身麻醉費
: 到台北天龍國醫院去作 費用可能還更貴 3500元到5000元都有聽過
: 胃鏡在施作上會比大腸鏡好作一點
: 胃鏡是從 口腔,喉嚨,食道,噴門,胃,幽門,到達 十二指腸前段
: 這段路徑在身體裡面是直直的
: 管子不用像大腸鏡一般遇到轉彎處 需要特地碰腸壁讓管子彎曲 達到轉彎的目的
: 所以在照胃鏡時 比較不會像大腸鏡在轉彎時 管子還要碰到腸壁 然後觸發異常疼痛
: 由於管子是從口腔插進去喉嚨 難免會讓你覺得有異物感 卡卡的
: 再加上管子經過喉頭 上面有許多神經 可能會觸發喉咽反射 產生嘔吐感
: 所以在作胃鏡時 記得千萬要放輕鬆
: 身體放輕鬆 別太僵硬 同時放鬆舌頭
: 千萬不要有吞嚥的動作 以免觸發喉咽反射產生劇烈的嘔吐感
: 如果流口水 由於在作胃鏡時是側躺 可以讓口水沿著嘴角流 自然流出嘴外
: 不要太過緊張 旁邊的護士跟醫生 也會一直煩你 叫你要放輕鬆
: 管子進到喉嚨後 利用鼻子吸氣 大口吸飽氣
: 然後由嘴巴吐氣 和緩的把一口氣逐漸吐掉 別忘了也要放鬆舌頭
: 這麼作可以有效降低嘔吐感
: 有經驗的醫師 在你一吸一吐往返的過程中 就能順利的把管子持續送進去
: 如果你太緊張 或者 你突然有了吞嚥的動作
: 很可能會引起身體過度反應 觸發喉咽反射 嘔吐感就隨之而來
: 這時醫師就只能暫停 一切要等到你的症狀緩解後 才能繼續施作
: 有些人會抱怨作胃鏡後 喉嚨會痛
: 這也跟你在施作的過程中 有沒有反覆作嘔有關
: 如果你持續反覆作嘔 喉嚨受到嘔吐動作的帶動
: 可能就會讓喉嚨磨到管子而受傷 這就是作完之後 有些人喉嚨會痛的由來
: 我在10幾年前 作過第一次胃鏡
: 那時後由於醫療科技沒現在那麼進步 胃鏡的管子有夠粗的
: 比現在的管子大約粗2-3倍 直徑大約快兩根指頭寬
: 第一次作很緊張 會不自覺有吞嚥的動作 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 反覆作嘔
: 負責替我施作的醫師也束手無策 只能耗在那邊 等我嘔完
: 想起來那時候來 真是活受罪
: 因為越慢一點時間作完 就等於越多一點時間在那邊作嘔 讓自己多一點時間難過
: 當然作完後 喉嚨也非常痛
: 從此我就視作胃鏡為畏途 若沒有絕對必要真得不太敢去碰
: 幾年前 因為肚子怪怪的 肚子那邊有不明的痛
: 為了查明原因 於是我就只能硬著頭皮去作胃鏡
: 等到去作後 才發現時代的進步 現在胃鏡的管子跟我第一次作時比起來 細好多喔
: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 我這次學乖 努力配合醫師跟護士的口令 大口吸氣~持續吐氣
: 雖然還是會 不自覺產生吞嚥動作 但次數少很多 連帶的作嘔次數也跟著變少了
: 跟第一次作胃鏡比起來順利許多
: 前陣子 我也是因為肚子有不明痛 而去作第三次胃鏡
: 這次我完全配合醫師跟護士的口令 身體放輕鬆 大口吸氣~持續吐氣
: 讓口水自然流出來 在施作過程 我連一次吞嚥動作也盡力去避免
: 結果超級順利 沒多久就作完了 作完後喉嚨也不會覺得痛
: 胃鏡給人的異物感蠻強烈的 疼痛感反而比較感覺不太到
: 另外就是作胃鏡 管子的照相 是從口腔伸進到十二指腸前段
: 然後從十二指腸前段開始照相 一路往後拉 一路照相 照到食道
: 途中如果有發現息肉
: 醫師可以用金屬夾透過內視鏡夾取樣本 接著送病理化驗
: 然後在內視鏡前端伸出線圈導電切除息肉
: 若有潰瘍,血管異常之出血 也可以用內視鏡加以止血 ex.電燒
: 隨著科技的進步 內視鏡的功能越來越多了
: 現在還有經鼻胃鏡可作選擇 不用經過口腔
: 比健保稍微貴一點 大約400-600元(新台幣)
: 有些管子可以細到直徑0.5公分左右
: 管子從鼻孔進入 可以避開喉頭上面的眾多神經
: 不會觸發喉咽反射 所以也不會產生嘔吐感
: 病人在施作過程中還可以開口說話
: 但缺點是 管子太細
: 沒有辦法利用內視鏡作進一步治療 ex.息肉套圈導電切除,血管異常出血電燒止血
: 還有就是經鼻胃鏡的機器比較貴
: 我問過幫我作胃鏡的診所醫師 為何不用經鼻胃鏡? 不是比較方便嗎?
: 他告訴我說 經鼻胃鏡的機器比較貴 一台就要10幾20萬元
: 而且保養不易 很容易就壞掉 那醫師還指其他診所的同業競爭對手
: 說那人也曾有一台 但買來用沒多久就壞掉 也沒去修 就擺到現在
: 最後提供點八卦
: 韓國人罹患胃癌比率比美國人高出十倍
: 韓國人也是亞洲人中得到胃癌比例最高的
: 韓國2006年 新增癌症病患中有 19% 是胃癌
: 台灣2008年 新增癌症病患中有 5.9% 是胃癌
: 原因在於韓國人喜歡吃醃製食品 ex.泡菜 跟高鹽食物
: 泡菜在醃製過程中 會產生亞硝酸鹽
: 人類食用後 會在體內轉化成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 這東西吃多了 得到胃癌的機會也會跟著變高
: "出來跑的 早晚要還"
: 要麻你就不要出來跑 不然總有一天要還
: 韓國人就是出來跑太久了 現在在還
我反而不建議去一般診所照腸胃鏡(或任何侵入性的檢查)
原因很簡單 就是"衛生問題"
任何侵入性的儀器使用過後一定要經過清潔消毒才能給下個患者使用
比起醫院有專門的清潔消毒儀器來說
診所大部分只能使用人工做清潔消毒
說真的看過某些診所的清潔消毒真的很....
你可以想像進入過前一個患者的東西(不管是從上面的洞還是下面的洞)
清潔消毒沒有確實的情況下
再拿來督進你的體內的感覺
不過也不是所有診所都這樣
也不是所有醫院都能確實清潔消毒
依我個人經驗可以提出下列建議
1.進去檢查室,可觀察內部是給人舒適清潔或是骯髒不舒服的感覺
通常給人舒適清潔感的診所及醫院
對內視鏡的消毒清潔也會很仔細
2.觀察內視鏡,不管哪廠牌的內視鏡
要進入人體的長管部分都是黑色的(有些上面會有白色的刻度)
如果你發現不是黑色甚至是黃色像是一層汙垢
那些都是"先人們"體內精華
要不要繼續下去就個人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