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事成本漲20% 臺商吃不消
大陸各省市又開始進入最低工資調漲的旺季,最近調升的北京、上海、廣東與湖南等7個省市,平均漲幅大約為10%;看似不高,不過多位臺商認為,如果再加上員工的社會保險支出,可能又有不少臺資企業要轉移生產基地。
調漲後的大陸各省市最低工資,廣東省的深圳市仍居各城市之冠,最低月工資為2030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10150元);臺資企業雲集的東莞則來到1510元,經濟龍頭上海則以2020元緊追深圳之後位居全國各城市第2位。
東莞臺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表示,東莞這次調幅達到15%,不過實際上,當地臺資企業的招聘待遇早就超過最低工資,這還是不包括資方要負擔的員工4險1金。
廣東的臺商透露,最低工資、社保金等各種人事成本的上漲,經過精算,近5年來,幾乎都超過20%,已對企業經營形成很重的負擔。
人民網報導,今年已公布的各省市最低工資調整後,目前最低的廣西為830-1200元;貴州與黑龍江也是另外兩個相對低工資的省分,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850-1030、850-1160元。
不過有一位從東莞搬遷到廣西南寧的臺商指出,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雖然低,但如果真以這麼低的工資招工,肯定會招不到工人;更麻煩的是,內陸的南寧也很難招工,勞動力供應十分不穩定。
此外,由於製造業缺工問題仍嚴重,珠三角、長三角多位臺協會長都表示,當地臺資企業的工人月薪多在3000-4000元左右,只以最低工資是不可能找得到工人的。
由於工資不斷上漲,目前包括臺商在內的大陸企業,都不斷在尋求新的自動化生產模式,以降低對人工的需求;至於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例如製鞋、成衣與箱包業,前往越南、柬埔寨與印尼等國投資相當普遍,並已逐漸取代大陸以往的地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03000759-260108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