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udba5566 (音樂5566)》之銘言:
: 這兩三年台灣各地開了許多獨立書店,成了許多文青交流地
: 例如:後門咖啡(台北)、水牛書局(台北)
: 小小書房(新北)、小間蔬菜(宜蘭)、荒野夢二(桃園)、
: 水木書苑(新竹)、東海書苑(台中)、虎尾厝(雲林)
: 洪雅書店(嘉義)、府城舊冊(台南)、三餘書店(高雄)、
: 晃晃書店(台東)
: 店內型態很多種,
: 咖啡、有機蔬菜、講座、工作坊、文創品、展覽
: 用「柑仔店」的概念在用心經營,和讀者博感情,經驗交流。
: 書價也至少9折,有些會賣二手書,
: 全都是精挑細選抓住讀者胃口。
: 沒想到這些店異軍突起,殺出一片天,吸走連鎖書店客群!
: 我還聽說有些書先搶先在獨立書店發行,只有那才買得到,
: 跟獨立出版社聯合對抗大鯨魚的財大氣粗和剝削。
: 有沒有台灣獨立書店正夯的八卦?
你寫得真的很像葉佩雯,而且基本上好像都已經被你講得差不多了,難怪騙不幾個推啊。
基本上你這篇問掛應該這樣問:
大家好、搭ㄍㄟ厚、台嘎猴,小妹我最近發現臺灣開了很多獨立書店喔,
請教各位葛格,開獨立書店真的很獨立嗎?有誰可以介紹有趣的獨立書店讓小妹參考嗎?
然後呢?這樣的文章大概也是十推內,沒回文吧。
因為根本就沒多少人去逛獨立書店啊!!(翻桌)
不過你很幸運,雖然沒有釣出獨立書店老闆回你(好比說,荒野夢二的店長銀快,
在ptt也有帳號),不過卻釣出藏書界的竹野內豐來跟你聊聊。
其實「獨立書店」是相對於「連鎖書店」,指當地人經營的小書店。
仔細一想,這樣的書店其實不少,小時候我們街頭巷尾的書局就差不多是如此。
不過近年流行的「獨立書店」,主要還是指有個性的、以賣書為主的書店。
近年來獨立書店之所以崛起,當然與文化部「文化部推動實體書店發展補助要點」有關,
當然文化部該不該補助開書店又有爭議,請君自行Goole,
不過對於書店變多,是我非常樂見的。
開書店最大的難題就是經營不下去,這幾年來我看著許多書店開了,又倒了。
光在八卦板看看正面態度推/回你文的人有多少,
看看每一季就有人問一次實體書還有沒有未來的八卦,你就可以想像開書店的困難。
開書店最大的競爭者是網路書店,由於小書店進貨少,出版社往往不願意賣書給小書店,
你可能會說有錢賺出版社還不賺啊?可是現實是出版社賣那幾本書給小書店,
利潤扣掉運費人工,再扣掉未來書賣不出去可能退書的運費人工,有可能真是沒錢賺的。
所以現在有許多小書店用「團購」的方式向出版社進書,或承諾絕不退書等方式,
希望能讓出版社心軟,願意「作善事」把書賣給小書店。真的,開書店很卑微的。
講個八卦,先前就有一本專門介紹獨立書店的專書,出版了之後你猜怎麼著,
出版社居然不願意把書賣給這本書裡面介紹的小書店。
這舉動不禁讓人心寒,你出版社寫這本書,究竟是純粹為了賺錢?還是真的想扶持書店?
有些書店由於不願意再跟網路書店這個巨獸硬碰硬
(有時網路書店的售價,甚至比小書店進書的成本價還高),因此把目標放在二手書上。
賣舊書雖然省去與出版社討價還價以及與網路書店打硬仗的工夫,
然而舊書的來源、搬運、整理、標價等等,又比賣新書複雜得多。
總之,開獨立書店,絕不能真的「獨立」,
現在的策略大多走向聯合小書店的力量力求突破。
但是,老闆的內心要真的夠「獨立」才行。
順帶一提,由於近年來獨立書店興起,介紹獨立書店的專書、旅遊書也很多,
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獨立書店觀光客」。
這樣的觀光客,真的會拿著介紹獨立書店的書或地圖,到店裡逛一圈,打卡,拍照,
在臉書留個「文字 在 午後陽光的書店 書櫃縫隙間 跳 躍」之類的文青狀態,
他們有時會買書,有時不會。這樣的觀光客多了,其實對書店也很困擾。
台南的草祭書店就是不堪其擾,才變成會員制。
不過有位舊書店老闆說,「路人來久了,也會變成客人。」
獨立書店的老闆還是喜歡看著有許多客人湧進店裡,默默看書的景象。
至於客人買不買書,倒不是最重要的,如果開店為了賺錢的話,那早就不該開書店了!
這樣的人情味,才是獨立書店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