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nMoore (治癒及愉悅感...)
2015-04-07 20:32:03藉這個爆掛問個掛
鍵盤吉他手想要知道
the wall有三個場地:公館、駁二跟賣捌所
另外的兩個場地在行政上會被公館影響嗎~?
謝謝各位大大~~
※ 引述《TAMASABUROU (玉三郎)》之銘言:
: 另外本身場租就比別人貴 賣周邊還要被抽成
: PA不時還會跳針消音
: 主題這個活動當時就有一組叫GALETTe的團體一整首歌才播完前奏馬上音樂跳針停掉
: 但是舞台上還是很敬業地直接清唱唱完
: 但是那些突發狀況就算了
: 這個場地地板那個洞破了多久到現在還是用膠帶貼著
: PA前面天花板每次都會滴水
鍵盤吉他手還聽過一個掛是
天花板滴水就直接滴在控台上的
: 走線都走天花板我真的不覺得這樣消防安全可以過
: 號稱台灣第一的LIVE HOUSE我想這樣還是有點掉漆吧
: 希望柯市長不要忘記當時的承諾
: 但是話題一轉轉回現任文化局長的觀點 我想應該跳票機會還是大很多
: Live House法規爭議何解?北市府打算這麼做…
: http://www.storm.mg/article/45498
: 文章裡面提到
: "倪認為,Live House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就像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已消失的民歌西餐廳
: 、MTV,也許3到5年後出現了新的業種,屆時Live House說不準又會被淘汰。"
: 看到這種消極又陳腐的想法 我想應該還是有限
: "若樂團不夠好、賺的也不夠,就更沒有能力進入土地使用合法但租金高昂的「商業區」營
: 運,也沒有能力改善建管、消防設備,還是只能待在違法的住宅區苦撐,這是一整個惡性
: 循環的問題"
: 為什麼樂團需要去煩惱場地的經營?
: 然後再反過來說因為樂團不夠好所以場地開不下去
: 都沒人覺得這個論點很奇妙嗎?
: "倪重華認為,在Live House業者方面,是不是也能思考改變經營方式,不再只是1個晚上
: 只有1個樂團的表演形態,樂團也可以不只唱自己產出的歌曲"
: 看到這邊更是一個心寒
: 台北市政府真的沒打算對這個政策用心
: 派個人調查都沒心
: 現在哪有多少地下樂團在開SOLO場
: 至於唱COVER的團又有多少
: 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眾的政策
: 但是在這樣的文化局長下面
: 我想會變成一個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