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ld5566 (老56)》之銘言:
: 日本打中國 歐洲根本不會理他
: 二戰是歐洲的戰爭 歐洲戰成一片
: 亞洲只有日本跟中國一對一單挑而已
: 各打各的不是很好嗎
: 日本幹嘛無聊跟德國結盟幫忙吸仇恨值
: 德國又不會來亞洲幫日本
: 日本也不會跑去歐洲幫德國
: 結果德國出了一個獨裁殺人魔王希特勒
: 義大利出了一個獨裁殺人魔王墨索里尼
: 日本又不獨裁又沒殺人魔王
: 是在跟人湊什麼熱鬧
: 日本明明是反共的民主國家
: 卻逼得民主的歐美不得不聯合共產的中俄對付日本
: 日本加入軸心國有什麼意義嗎
整個時序亂七八糟
日本本身在日俄戰爭的時候就已經跟蘇聯結下大樑
雖然之後有締結停戰協議
但是實際上日本不管是扶持滿州國或是佔領東北對蘇聯來說都是如鯁在喉
更不用說蘇聯一直覬覦大連這個不凍港以及長春鐵路所帶來的周邊利益
再者日德義三國同盟的時候 姑且不論義大利的戰略目標
(當時是希望義大利往北非前進 但實際上....)
德國在當時吃下法國波蘭直接前進俄國
日本也是從東北往蒙古前進是打算在東亞會師(計畫)的
而且在此同時 日本會選擇德國最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反共陣線"
並且都是跟蘇聯接壤 所以會做這個決定也無可厚非
從另外一個層面這兩個國家主打民族主義 而且實行法西斯式寡頭政策
不碰在一起也奇怪
再者 要說民主國家 蘇聯在當時可是數一數二的民主國家
到底是誰告訴你共產主義=不民主
共產主義本身在十月革命之後就一直是以公社共同生產為主
因為其本身思想主體是提倡
"當資本主義到極致的時候 透過暴力手段強制轉型成一個均富沒有階級的社會"
但是在這段過渡期(沒有極限直到資本主義到極致)之間都要以政府為主導
所以才會衍生成一黨專政(因為共產黨要邁向目標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國家)
早期共產一直是一個上至下(已啟蒙者帶領無產階級)的社會
但是目標是邁向齊頭式社會
一直在列寧時期都還是堅持國家經濟開放體制
但是在後期成效不彰
(主要是因為蘇俄當時還是農業社會 但是其實已經比起十月革命後有起色很多)
而且又面臨戰爭威脅
所以史達林一系人馬起來之後馬上改為更加專制的計劃經濟體制
但是也強制蘇聯轉型成強大的重工業國家 馬上整體成長
這也是後來影響中共等一系列共產國家會讓人有專制的印象
唯一的清流應該要說是古巴
他們還保有著相對初期的共產主義初衷 一個自由國度 雖然大家不怎麼有錢
話轉回來 這時候美國一直還是在外面觀望
美國跟日本開戰的時候
其實歐洲已經在收尾了
所以其實沒有直接關係
是日本自己去挑大頭的
而且日本根本不是什麼民主國家
軍國主義下保密防諜 國內特高所經之處風聲鶴唳
一個字一句話一個交友不慎馬上就被當成共產黨被消失掉
有沒有覺得很眼熟??
十幾年後就在台灣無縫接軌上演同樣戲碼
但是我個人覺得你的結構上最大的問題是
其實蘇聯跟美國一直到戰爭結束後都是向著蔣介石的
美國就不用說了
蘇聯根本對中共不抱希望
更鼓勵他們跟國民黨好好相處
以期混進裡面吸收更多同志(共產黨最拿手的滲透招安)
蘇聯一直在國共內戰的期間都還有在跟蔣聯繫
甚至一度在政治上是支持國民黨的
(因為蔣簽約把長春鐵路還有大連無限期租給蘇聯 根本賣國賊)
只是後來的美蘇角力且蔣兵敗連連且完全向美靠攏後
蘇聯才死心扶持中共
而中共在解放建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蘇聯吵架
為了要回長春鐵路跟大連港
毛澤東直接去莫斯科跟史達林嗆聲
結果來說蘇聯還是被毛給討了一票各領域專家去中國全面支持發展
還有巨大的貸款
而最主要的長春鐵路以及大連港也都歸還
從來沒聽過打贏的大國還要還地付錢的
根本割地賠款比日本還慘
但是這主要也是因為毛也在美蘇之間玩兩手策略
一邊跟美國眉來眼去 一邊又跟蘇聯床頭吵床尾和 根本蕩婦
至於要討論歷史最好還是不要先把歷史人物定性為什麼魔鬼 殺人魔
那樣很難去針對各種立場揣摩當時狀況
因為你已經預設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