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kerkuaitai (MC不等於MC)》之銘言:
: 台灣媒體的爛,已經不是一兩天之事
: 國際新聞極少不說
: 又非常喜歡報花邊新聞(滑進來~滑出去~)
: 而且通常佔據各大版頭條好幾日
: 這一兩年還開起了行車紀錄器看世界(小車禍真有那麼重要?)
: 甚至,還有造假新聞的嫌疑
: 寫稿記者的國文程度更是低能
: 連小學生都不如
: 但每次發生事件時
: 卻很少檢討媒體素質
: 就算檢討也都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 感覺國家機關無法監督
: 什麼媒體自律協會更是一狗票利益團體勾結
: (吃吃河蟹就飽了還檢討什麼呢?)
: 觀眾似乎也沒差~反正收視率一樣很高
: 真的都沒人在乎台灣國際觀非常狹隘嗎?
: (雖然我討厭中共,但看CCTV時至少還有國際新聞的播報)
媒體業的中心準則是市場導向 台灣人就是愛看花邊和小吃新聞
所以與其檢討媒體不如檢討台灣人視角目光如豆 只在意生活鎖事
然後都不喜歡看書 一年平均只買二本書 (去圖書館借的量也差不多)
所謂的看書就是只喜歡雜誌 漫畫 小說 知識科普類的銷量都少得可憐
3C產品 包包鞋子大清倉就瘋狂掃貨 就是沒看過書展79折以下在掃書
吸收資訊的來源就是媒體 (老人) 和網路 (學生) 這種速食管道來的東西
這種現象就像金庸小說每隔十年就一直重拍一樣 想要改變共犯結構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