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處噚,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 蜀相
我們先不要談宋朝話本 還是明代三國演義
更不要談陰謀論上孔明要為了兵權陰掉二哥
這一類狗屁的翻案文章
杜甫的這首蜀相就是告訴大家諸葛亮死後這五百年 人家是這樣看他的
諸葛亮本身是山東人 因避禍徐州之亂舉家轉往荊州
東漢最興盛的太學風氣 士人風骨反而比較像是諸葛亮的作為
陰掉二哥更不可能
因為他的隆中策就是要交好江東 由荊州一上將 先主從漢中出發
才有辦法北伐成功 他要陰二哥就是打自己臉
當時天下人口經濟(不是領土唷) 分十份好了
北方曹魏就佔去七成 剩下孫劉各領二一 (荊楊蜀)
但是問題的確也在二哥
大意失荊州? 不是 是驕兵失荊州
有一本叫做空城計的書中提到諸葛亮一生都在打空城計
鄧艾破蜀的時候 蜀地早就民不聊生
加上蜀地有 蜀人 隨著劉焉來的第一批移民 隨著劉備打天下的另一批
以及從荊州隨著劉備入蜀的另一批
這些權貴只有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才沒有問題
這點姜維傳反而表現得算不錯
用現代各方面描述手法去解釋蜀內部問題
但是諸葛亮是自比管仲的內政人才
與其說他到底會不會打仗
倒不如說他的政治能力壓過了他的軍事能力
用弱小的蜀地
去抗擊當時富裕的曹魏
這不會是無謀 而且整體戰略 戰術都是對的
而且這是終其一生 還有他家族的事業
畢竟 中國歷史上 北伐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
而且還是在軍閥混戰的時候 朝代動盪的時候
相比起來 魏是相當安定的強權
南朝的劉裕也已經是軍事強人了 還有被封為軍神的陳慶之
南宋的岳飛 明鄭 或者是吳三桂這些軍事人才 沒有一個成功的
(蔣介石這種根本也不叫北伐成功 是藉由日本人之手凝聚了軍閥)
(所以日本侵華的時候 都是這些軍閥先去死)
我們已經沒辦法知道諸葛亮為什麼這麼堅持北伐
但是從白帝託孤也好 三國志也好 司馬懿的評價也好 還是後主的論述
諸葛亮本人的出師表
為了是什麼
也許真的很簡單的就是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
因為他是活在曾經太學盛行 有讀書人風骨時代的人
因為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 蜀太強了
所以司馬懿怎麼樣都要避其鋒
司馬懿難道不是天下奇才嗎?
當奇才碰上天才的時候
這麼做才是最好的
而且鳥盡弓藏
加上魏明帝比起後主還是中國一堆皇帝而言是相當程度的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