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1an (再說)
2015-04-15 16:26:15→ apflake: 不會因技術改善增加多少發現率,因為大多數都是良性,不容 04/15 14:57
→ apflake: 易判斷的惡性比例很低 04/15 14:58
這在講三...講什麼呢?
怎麼可能不會因技術改善增加發生率,
1997年就有論文指出
利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超音波,
可以找出19%~67%的臨床上摸不出來的甲狀腺結節,
在過去沒有這些技術的時候,
摸不到結節當然就不會進行接下來的檢查,
所以也就錯過了某些早期的惡性腫瘤,
現在有進步的影像技術,
那些以前會錯過的會被抓出來,
發現率怎麼不會增加?
如果我空口講白話你不信,
你就直接看直接一點的證據吧,
JAMA 2006年就有探討,
為何美國從1973年到2002年甲狀腺癌發生率一直上升?
(每十萬人3.6人上升到每十萬人8.7人)
結果發現增加的大宗都是小病灶,
小於1cm佔了增加數的近半數(49%),
小於2cm的佔了近九成(87%),
文章的結論認為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主要是小病灶診斷增加,
加上整體死亡率沒什麼變化,
反應應是診斷技術進步
並不是真的得甲狀腺癌有變多。
作者: apflake (笨鳥慢飛) 2014-04-15 14:57:00
不會因技術改善增加多少發現率,因為大多數都是良性,不容易判斷的惡性比例很低
作者: apflake (笨鳥慢飛) 2015-04-15 17:47:00
第一,國健署說發生人數在2012年成長12%,國內技術一年突飛猛進?而且這是2012年,可不是1997年第二,摸不出來的比率有多少,佔整體比率有多大,才會透過技術的改進,造成年增12%發生數,都說是惡性,數學上來說早或晚,都會反映在數字上第三,在你的氣管上面有一顆一公分的腫瘤,你稱之為小病灶早就壓迫到氣管了,氣管壓到一點點就極端痛苦,會出於咳出異物的反射讓人久咳不癒,對於甲狀腺,一公分兩公分稱之於小病灶,這和那種極惡性不易發現,數量又極少的早期癌症,那不是相提並論的同一標準第四,整體死亡率不變,那不也代表都是難診斷也難醫的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