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完整新聞標題:
遭疑不重視基礎研究 科技部澄清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3日電)科技部次長林一平今天表示,解決重大問題要靠
基礎研究,不過,台灣資源有限,無法像美國「灑豆成兵」,應效法以色列或瑞士
,採取策略性做法。
科技部今天召開第3次學術研究諮議會,這也是科技部長徐爵民今年元月上任後,
首次參與的學術研究諮議會;會後由林一平向媒體說明會議結論。
不過,由於前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投書媒體,批評徐爵民不重視基礎研究,表明科
研經費運用應該要更務實,將著重在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科研計畫
,而非打高空紙上談兵。
孫以瀚認為,基礎研究產生的影響是全球性的,解決的問題非台灣特有,政府應投
資於基礎研究。
林一平澄清,徐爵民上任以來從未指示不再投資基礎研究,科研經費分配比例也未
改變,這是外界誤解;但資源有限,台灣無法像美國那樣什麼都要研究、什麼都想
解決,應效法以色列或瑞士,採取策略性的做法。
他說,解決重大問題要靠基礎研究,科技部不會將其經費挪去做應用研究,但未來
補助科學研究時,會考量社會效益,希望研究成果除發表學術性論文外,同時具有
科學與技術、經濟、產業及社會等影響面向。
也就是說,科技部將調整科研經費申請書格式、審查重點,鼓勵學者從一開始就思
考研究議題的重要性,講清楚要研究什麼、解決什麼問題,科技部就會優先補助。
林一平舉例,如之前的大數據計劃或目前台灣正面臨的缺水、空汙、資安等問題,
都可以由不同學者進行跨領域、跨部會導向性研究議題專案。
在審查重點方面,他指出,科技部也將評估未來審查超過新台幣3000萬元的自由型
卓越計畫時,納入國外學者。1040413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04130310-1.aspx
5.備註:
先前的報導供對照。
http://udn.com/news/story/7240/825144
徐爵民:科研務實補助 謝絕紙上談兵
2015-04-09 03:10:01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江睿智/台北報導
新任科技部長徐爵民昨(8)日表示,他將大幅調整現行一年約400億元科研經費分
配,將著重在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科研計畫;他也點名,包括物聯
網、水資源開發、基礎通訊技術提升、機器人產業等,都是未來科研支持方向,以
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徐爵民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的科研經費運用應該要更務實,重點要放在
解決與台灣社會、經濟及產業發展相關的重要問題,而非打高空,只成為紙上談兵
,「部分對於台灣不重要的研究,將不再是科技部補助的重點」。
他指出,學界未來從提出計畫申請書的第一步就要調整,先確立要為台灣解決何種
問題,問題要夠重要,科技部才會給予補助,不再追求只是堆積論文數量,希望從
頭改變學術界的價值觀。
過去科技部支持偏向基礎研究,到工研院階段才強調產學合作與產業面應用。工研
院出身的徐爵民在接任科技部後,有意調整科研經費分配,是否進一步向產業界傾
斜,值得關注。他認為,科技部有責任向學界提供「好題目」,鼓勵學者專家解決
對台灣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我們自己不解決,沒有別人會
幫我們」。
徐爵民舉例,台灣近期陷入缺水危機,「水資源開放」就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
題,除節約用水外,「海水淡化」就是非做不可、非提升不可的技術。此外,水價
問題亦是人文社會領域的好題目。至於機器人研發,他指出,在高齡化社會愈重要
,未來可能要由機器人來負擔照顧老人的工作,甚至要發展手術機器人,科技部將
支持這方面研發。
徐爵民認為,產業界積極發展的「物聯網」,將成產學合作重點,他看好台灣在製
造業物聯網方面的發展空間,若能運用於家庭節能或醫院管理,都能為社會、經濟
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