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打破30年慣例 警不抬大甲媽鑾轎

作者: aghgna (骨髓咖啡因)   2015-04-18 15:40:43
※ 引述《beansprout (米血)》之銘言:
: 打破30年慣例 警不抬大甲媽鑾轎
: 防有人搶轎 將增加警力部署
: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隊伍將於十八日進入彰化縣,但縣長魏明谷要求警察回歸專業領域,使得警方將打破三十年來由刑警抬轎的傳統慣例,不再幫忙廟方抬護鑾轎,不過有鑑於大甲媽遶境彰化可能會上演搶鑾轎事件,警方不敢掉以輕心,仍會將部署強大警力,維持鑾轎經過路段的治安和交通。
: 員警抬護鑾轎一事源起於彰化地區的搶轎風氣,三十一年前大甲媽遶境彰化縣,因為信眾熱情,鑾轎被人搶走,導致後續遶境時間嚴重耽擱,隔年廟方拜託警方幫忙抬轎,避免搶轎事件重演,此後就此變成傳統。九十四年間,彰化市民生地下道發生地方角頭搶轎的流血衝突事件,事後警方將此處列為重點區域,鑾轎行經時地下道淨空,大批警力護送鑾轎,由年輕的刑警抬鑾轎快跑而過,就是不讓人搶轎成功。
: 警回歸本務 抬轎由宮廟負責
→ beansprout: 不知是不是我刻板印象,看日劇感覺日本抬轎都秩序多了 04/18 03:15
寫這篇單純是想到之前看過日本祭典出人命的新聞,
就去搜尋了一下日本祭典的事故新聞,做個鍵盤考據,
結果一查下去發現日本各地祭典原來各有千秋,
進行的方式、使用的轎子種類都不同,
時長從三天、一週到三個月都有,而且死在祭典上的人其實不少。
日本祭典介紹網站 http://park2.wakwak.com/~hero/index.html
先說轎子,視區域祭典傳統不同會有不同形態的轎(神輿/みこし)
或山車(だし/地車/陸船/壇尻/だんじり);
前者較接近台灣宮廟的神轎,由人力抬起轎子行進,
後者則比較接近「拖車」的型態,
以人力、畜力拉動有輪子的高臺車,
車體大小往往有數公尺高、重達百斤的都有。
山車(だし)
地區構造差異 http://japanfestival.web.fc2.com/11-dashi/kouzou/kouzou.html
國寶 https://www.city.katori.lg.jp/05sightseeing/taisai/dashi_details.html
山車神轎的型態隨地區傳統有所不同,
有些祭典著重比較花車的華麗精緻,
配合主題裝飾上金銀箔、綢緞刺繡、金工、木雕、細緻的人偶或機關。
http://www.yuugao.jp/yoshi/dashi/03/miya/ori/sanpa250616.jpg
岐阜高山祭
http://www.47news.jp/PN/200804/PN2008041401000211.-.-.CI0003.jpg
http://img-cdn.jg.jugem.jp/1c2/1934053/20141026_1030763.jpg
美濃竹鼻???
http://www.city.hashima.lg.jp/cmsfiles/contents/0000005/5939/ASA_6569.JPG
山車通常都會有主題,多是從各方神明、生肖節氣
到民間傳說、民俗故事為主,
按照主題製作臺車的各個細部:
舉例說若是桃太郎主題的山車就會有桃太郎的機關人偶在頂端,
揮扇子轉圈圈、灑花撒紙籤;中層有電子機械的桃子會定時開啟冒出一個屁孩;
四面以金工木雕或帷幕刺繡製作老夫婦撿到桃子、
收服狗雉猴隨從和打鬼的故事內容,
臺車的扶手或梁柱則會雕刻桃果桃葉、惡鬼金棒刀劍的金工鑲嵌等作為細節等。
臺車的裝飾能夠表現該地區的財力富足與權勢,在祭典上和其他區一較高下,
整座臺車製作越講究華麗,代表該地區工藝技術(或砸錢的能力)的卓越,
能促進技藝競爭發展,但惡性競爭有時會搞到臺車的造價要幾億日元,
成為奢華的炫富遊行。
遊行時笛與太鼓等樂手乘坐車中伴奏,隨著遊行隊伍前進不太有激烈的活動,
最多就是臺子做太高去撞到建築、電纜或是內部機械運作夾死人。
 2014.08.05「青森ねぷた祭で内部機械に男性挟まれ死亡」 
 http://matome.naver.jp/odai/2140730317099451901
一名男性工作人員被山車的機械夾住頭部重傷死亡
有些祭典的壇尻以高級原木打造,必須要幾十人去拖拉,因為又重又高,
又有拉著車整隊咆嘯衝刺的傳統,不時會發生
過彎翻車壓傷人、
重量太重無法剎車輾到人、
把車頂助陣人員甩下去、
全力撞上障礙物人變成夾心
的狀況;
若以「大阪 だんじり 死亡」作為關鍵字去搜尋新聞,
可以看見差不多是每年都有傳出死傷。
精緻的だんじり車頂
http://livedoor.blogimg.jp/dada_2/imgs/9/0/9060534c.jpg
http://livedoor.blogimg.jp/dada_2/imgs/a/8/a85e8249.jpg
衝刺過彎中
http://rubeusu-trend.com/wp-content/uploads/2013/08/0275c24f7941a5e8566af95e086d514e1.jpg
平成22年 だんじり祭り10月祭礼 激突・ハプニング集 (一開場就撞爛兩側牆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htUU1Tq78
東岸和田だんじり祭り 事故・激走編 -制作MuJin- (翻車集錦)
https://youtu.be/uihvpi7qFG8
神輿(みこし)
以人力扛著跑的神輿雖然沒有那麼驚人的重量和造價,
但如果碰上三大喧嘩祭典的合戰橋段,衝突危險性就更高,
以伊万里トンテントン祭り為例,
合戰時兩方廟眾街頭短兵相接,
先互相叫陣嗆聲炒熱氣氛,
抬起神輿互相衝撞,
撞到轎子都掀翻、轎上鼓手也掉下來,
抬走傷員後抬起轎子依然要繼續撞。
這是簡易型的喧嘩合戰,兩邊轎子擠在一起摩擦撞一撞就算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ZDBuyLvzQ
三大喧嘩祭典之一,伊万里トンテントン祭り 川落とし合戦,
如字面意義要戰到摔進河裡、整組人轎先爬上岸的一方獲勝,
之後抬著神輿巡街回神社。吹哨表示有人受傷要處理。
伊萬里祭典合戰於2006年發生死亡事故,
一名違反規則參加的酒醉外來高中男生被神輿壓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dfUi-zB1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VMrWFsWyQ
同樣是三大喧嘩祭典的飯坂けんか祭り,這邊是2002年雙方人馬真的幹架起來的影片。
上傳者表示隔年祭典中幹架就被法律禁止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yq_uJAFoj8
新居浜太鼓祭り,影片內容為該年祭典最終日的合戰,
警方與救護人員嚴陣以待,該場合戰互撞互罵進行了三小時,
雙方人馬都有傷兵,又痛又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9rd6Sx9Sw
日本三大喧嘩祭?-WIKI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4%B8%89%E5%A4%A7%E5%96%A7%E5%98%A9%E7%A5%AD%E3%82%8A
即使不是傳統的喧嘩祭典,一般祭典抬神轎也還是會有人幹架
搶抬轎幹架
https://youtu.be/7QBPLSoV24o
打到轎子都不能前進,警方吹哨阻衝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kQRPtb9ec
從單一紛爭調解失敗變群架
https://youtu.be/5m63glSb0c0?t=1m37s
從互相推擠越打越兇開始追著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cHjvQX7ew
看完寫個國小作文等級的心得:先不論宗教意義,祭典啊神明出巡啊,
其實就跟巴西嘉年華、世足贏球的舉國歡慶、全球各大都市的跨年活動一樣,
都是人的激情所在,狂歡活動沒什麼不對,激情總要有適當的發洩才不會憋成神經病,
比起遏阻禁絕活動,應該是各方(廟方、警方、當地住民、參與民眾)
做適當的規劃和妥協以避免狂熱的人群失控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現在就讓警察專心執行警務和交通疏導,不要浪費體力顧轎子跟信眾衝突,
有衝突再去排解吧。
最後放鬆一下,來聽 美空雲雀さん的演歌
美空ひばり 『やくざ若衆祭り唄』
https://youtu.be/IjgK4edAsUk
歌詞翻譯
http://alturl.com/ajck7
やくざ:黑道/暴力集團,因時代背景變化、歧意增加,
後來日本政府規定一律改稱「暴力団」。
若衆:十二歲以上未成年者、青少年。
就是 八嘎囧祭典之歌 啦
作者: CCF091 (球來就打)   2015-04-18 15:45:00
閩南人優良傳統文化 讚啦
作者: a58805082 (5秒中出手)   2015-04-18 15:48:00
南部不意外
作者: ccpz (OoOoOo)   2015-04-18 15:48:00
看烏龍派出所就知道這些都是常識了
作者: mos47   2015-04-18 15:56:00
作者: widec (☑30cm)   2015-04-18 16:29:00
記得兩年前媽祖遶境 煙火害員林一棟大樓失火煙火誰放的 當然就是不可考了 活該居民燒房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