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2015-04-26 17:14:26分析尼泊爾強震 專家:全球恐進入強震活躍期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9pfSOG.jpg
針對昨天(25日)發生的尼泊爾強震,中國專家表示,尼泊爾地震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
碰撞的結果,全球恐已進入強震活躍期。(歐新社)
2015-04-26 09: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針對昨天(25日)發生的尼泊爾強震,中國專家表示,尼泊爾地
震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全球恐已進入強震活躍期。
《中新社》報導,尼泊爾有一說「平均每80年一次大地震」。源於該國自1255年以來的地
震記錄顯示,每80年會發生一次芮氏規模8以上地震,每40年發生一次芮氏規模7.5至8的
地震。1934年1月,尼泊爾發生芮氏8.4的大地震,造成境內8519人喪生,傷亡人數是尼泊
爾有地震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尼泊爾地處全球著名的地中海—喜馬拉雅
地震帶上,本次地震從板塊運動軌跡看,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中國地質
大學教授孫進忠分析稱,本次地震發生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對衝帶的中部,屬於逆衝發
震,加之震源較淺,才造成嚴重傷害。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表示,大地震發生後,震波會向外擴散。在擴散過程中,
周邊一些已積累一定能量的地區會被觸發而發生地震,其中青藏地區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中國地震局災害評估協調員郭迅稱,未來一個月內尼泊爾將發生多次強烈餘震,發生頻度
會越來越低。但專家普遍認為不會再發生更大規模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鄧起東在2013年曾作出研判,稱「未來5年或更長時間,全
球仍是地震活動高潮時期」。他的理由是全球地震活動過程並不是隨機的,存在周期性和
集中性。蔣海昆則認為,在2004年蘇門答臘規模9.0地震後,全球地震活動已經進入了地
震規模8.0活動的高峰期,20世紀前半葉全球規模8.0地震頻傳的情形恐將重現。
不過,蔣海昆強調喜馬拉雅地震帶的活動在短時間內雖有加劇,但從長遠來看,還沒有證
據顯示印度洋板塊活動加劇。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29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