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機械公會理事長 籲讓台幣貶值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5-04-27 17:04:52
※ 引述《ray2501 (Let it be)》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新聞網
: 2.完整新聞標題:
: 機械公會理事長 籲讓台幣貶值
這種文章反響不大
反而是一些22k,澳洲打工的新聞一堆人回
只能說鄉民看事情只看到表面
基本上一個商品的價格,我們可以簡單的分為:
商品價格=成本+利潤
而成本我們又可以細分為固定(例如土地)+人力+原料採購(包含關鍵零組件)等等
所以我們重新把公式定義為:
商品價格=固定成本+人力成本+原料成本+利潤
我們假設台幣對美元是1:30
撇開基本上固定的成本不計算
一個台灣生產的平板在美國賣100美元
而原料成本假設都是跟國外進口購買(事實上台灣不出產原料)
所以原料成本假設是50美元
匯回國內台幣變為3000

3000 = 人力成本 + 50x30 + 利潤
=>1500 = 人力成本 + 利潤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假設公司的利潤用美元計價就是要20元
=>1500 = 人力成本 + 20x30 => 900NT = 30USD = 人力成本
也就是說台灣人出產一個平板,有30美元會落入勞工的口袋
今天如果台幣對美元貶值到1:40
情況又會如何?如果如果還是要賣100美元
4000 = 人力成本 + 50x40 + 20x40
4000 = 人力成本 + 2000 + 800 => 1200NTD = 30USD = 人力成本
有沒有發現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售往美國價格不變下貶值根本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這就是貨幣的本質,貨幣本身是中性,而且只是交易的媒介
那出口商每次都在喊說貶值對出口有利到底是指甚麼?
重點來了
因為人會有貨幣幻覺,你拿到1000台幣的時候總以為它的價值就是固定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把公式調整一下,假設台幣美元還是1:40
人力成本以台幣計價 = 900NT
那麼公式會變為 900+2000+800 = 3700NT = 92.5USD
也就是說,貶值以後,這台平板在美國就只要賣到92.5USD
因為降價,所以變成有了競爭力
但是人力成本呢? 原本貶值該拿到的1200NT卻變成了900NT
這就是所謂競爭力的真相
也就是在台灣沒有生產原物料的條件下
貶值就是"全民降薪",把降下來的薪轉成降價
來達成所謂的價格競爭力
在國內的薪水
大致上都是因為供需造成的
所以22k大多是免洗員工
你不做還有別人要做
我表哥在飯店當大廚,一個月破100k,你用22k去請看看?
但是對國民來說
升值就是全民加薪
對台灣來說不產原物料
所以升值後原物料進口成本就低
別的不說
光買一台iPhone你用的錢就少
買完iPhone你的可支配餘額自然就多
你今天會覺得澳洲好賺
是因為澳洲跟台灣換算幣值後的收入高
所以重點是貨幣價值
別繼續在貨幣幻覺裡面出不來了
作者: mlw4620   2015-04-27 17:11:00
升值變成進口商爽爽賺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4-27 17:11:00
貨幣貶值 國內物價會上升
作者: trumpete (流浪)   2015-04-27 17:13:00
物價上升 調漲薪水就好了啊 會嗎?
作者: avgirl (~單身純情Big肥宅!!!~)   2015-04-27 17:13:00
講這麼多妳有重點嗎?
作者: mucoci (奇寶~)   2015-04-27 17:15:00
你寫的很多人是看不懂的,白寫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