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erola (sometimes I love you)》之銘言:
: 但是這些通常都是指定點的攝影監視畫面,很多很長時間的「同一點」的畫面。
: 也就是在容易發生交通違規的「定點」上,作長時間的蒐證,
: 現在已普及的超速闖紅燈照相也是同一運作方式。
: 但是違規停車的違規現象跟舉發顯然無法如此運作。
: 如果要用同一方式,那要架設的監視器多到無法想像的程度,
: 最多五六個車位就要裝一個鏡頭。
: 相對於平常是定點-長時間的蒐證,要拍違停需要的是大面積的拍照蒐證,
: 要裝這麼多鏡頭去拍攝,就算真的可以作到,成本也太驚人了。
: 還不如就在車位地面裝個感應器,感應到停車卻沒有付錢投幣就自動警告,
: 同時通知收費員來開單,這樣還比較有可行性。
: 對於違規臨停則可以增進拖吊車的效率,
: 拖吊的嚇阻作用遠大於開單,領車的麻煩大過於罰單的金額。
: 如果目的是希望減少違停,可以回到目標去思考,
: 把整個城市變成完全在當局監視下的警察國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 如果為了一個次要的目標,卻犧牲了更重要的人民權益,
: 並不見得是好事,
我想要專講技術上的可能性。
我看過一部專講波士頓炸彈客議題的記錄片。
裡面提到,美國有城市,已經把它的監視器整合起來了。我沒記錯得話有紐約。
這樣說,現在有個一個整體的系統,而大量的監視器是它的末端而已。
在中央的管理室裡面,
例如輸入過濾條件:
*年*月*日*時 ~ #年#月#日#時
紅色衣服的人
電腦就會自動以圖像辨識的技術挑出儲存的監視器畫面片段,
還真的挑出來了,
非常扯,我看到這一段忍不住說了個幹。
那個警察坐在房間裡面,卷影片,看到眼睛爆炸的時代,
已經開始變成過去了。
所以這種系統的存在已經是進行式了。
但是不可否認,建置這種系統的成本還有技術難度都很高,
有錢也不一定做得出來;做得到的也不見得有那個決心去做。
放眼全球,除了片中提到的這個例子以外不知道還能找到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