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民報
2.完整新聞標題:
拉近距離 朱立倫:別叫我朱市長、朱主席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說,國民黨非常誠懇面對與青年的溝通,希望青年想法可以變
成政策,同時努力追求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他也提到,當前全世界多數執政黨都受
到較多的批評,這很正常,但「要接受批評才會進步」。
朱立倫今天啟程到中國參加「國共論壇」,中午抵上海後即赴復旦演講,為了拉近與學生
的距離,他還希望現場學生別稱他為朱市長或朱主席,而叫他朱立倫,演講過程約30分鐘
,隨後進行現場提問。而在演講結束後,朱立倫也和現場學子互動,並合影留念,而場外
則是大批警力佈署,嚴陣以待,有女學生衝過封鎖線要接近朱立倫,但被公安人員架開。
學生提問,台灣選舉結果似乎顯示國民黨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未來打算如何因應?還有
學生提問國民黨是否會想向民進黨或學生團體學習?朱立倫作以上回答。對此朱立倫說,
一是國民黨必須與時俱進,在網路時代要善用相關的文宣和溝通方式。
他說,二是縮小貧富差距。由於過去經濟發展太重視成長與繁榮,勢必形成貧富不均,對
年輕人不公平。
朱立倫表示,執政黨努力改善這個問題,透過法律規範,讓企業主獲得的利潤一定程度讓
員工共享,例如立法院修正通過公司法,就是以法令促進分配正義。
他說,相較於民進黨,國民黨的靈活度有改善的空間。但國民黨正腳踏實地重新檢討如何
跟青年朋友站在一起,如何讓青年朋友的想法變成政策,讓下一個世代更好。
提到教育部分,朱立倫也指出,教育資源分配應力主「均衡」,不僅是立足點的均衡,城
鄉教育資源也應均衡,不能集中在大城市,且兩岸皆應如此。
朱立倫也以自己求學歷程為例說,他出生於桃園,在當地鄉間唸小學,然後到市區唸中學
,再到台北市唸建國中學,他也回憶說,讀建中時每天從桃園到台北,來回必須花4個多
小時通學,「好像從蘇州至上海」,因此他在地方主政時期,力主興建多所中小學,讓更
多學子可就近上學。
朱立倫也提到,在台灣唸私立大學要繳較昂貴的學費,造成社會的不公平,這方面值得重
視。
中生提問,朱立倫此行台灣內部有不同聲音,甚至扣帽子,是什麼力量促成他願意訪問?
朱立倫答覆,做事情一定會面臨不同的聲音,但堅持理念最重要,而且要做就要做好,這
也是自己的人生哲學。
他說,台灣是非常多元的社會,批評一定會有,扣帽子或抹黑也都是很自然的現象,然而
堅持自己的理念最重要。他說,自己一直強調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做好,不管是當學生、老
師、縣長或市長,「做就要做好」。
他也舉例,孫中山先生在革命的過程,當時也被冠上「什麼寇」,負面攻擊一定也是很多
。或是推動社會企業的人,也會面臨「先賺了錢再談理想吧」的批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e0bb4cb-e52a-478b-807a-0c94ae706fad
5.備註:
還真是不害臊,哪個有做好?
只差沒說,在台灣大家都叫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