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rue (purue)》之銘言:
: 因為霹靂發行公司債 在布板引發了 霹靂倒了會不會影響到金光的爭論
: 因為是小眾市場 不太容易找到相似案例
: 差可擬的大概是劇團
: 表坊大概是國內劇團最強 如果表坊倒了會不會影響到國內其他劇團
: 造成整個產業萎縮 還是反而其他劇團可以吸收客源人力 欣欣向榮?
: 有沒有八卦?
答案是,不會。
表坊在1985年3月推出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以及隔年推出的《暗戀桃花源》,的確造成相當大的轟動,
後者更因廣受劇場界及學界推崇,也成了表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可惜的是,三十年後的今天,表坊也只落得繼續啃這老本的處境。
(今年已受邀至美國奧瑞岡進行為期數月的定目演出。)
對我來說,以往表坊精神在2000年左右就已開始消逝,
而一個劇團能否永續經營,端看市場決定,
當該劇團所信仰、或是領導階層所重視的精神產生質變,
自然會在所推出的作品中表現出來,接下來就交由觀眾去選擇要不要繼續支持下去。
劇場是很現實的,就算宣傳包裝再精美,上了台就是一翻兩瞪眼,
有時一齣戲的評價就足以讓觀眾決定下次是否還要再掏錢買票。
表坊是不是國內劇團最強?
就國際知名度,是,但在台灣觀眾眼裡,存疑,
在我心中,絕對不是。
1998年的《我和我和他和他》,
是我認為表坊在賴聲川帶領下最後一齣成功表現表坊精神的戲。
這裡所謂「表坊精神」,指的是以嚴謹的集體即興創作方式作戲,
在戲中不只探索人性,也勇於針砭當下的政治議題。
其中集體即興創作特別需要共同創作的演員底子夠強,
才得以在創作過程中不會只是被帶領者拉著走,
而是以合作方式讓戲長成導、演雙方都滿意的樣子。
(這也是為何之前會有著作權爭議,因為集體即興創作並無明確「編劇」職位,
整體編劇過程是由帶領者及共同創作者一起完成。)
2000年,賴聲川原本只是要指導北藝大的學期製作,
結果一發想之下成了七個半小時的《如夢之夢》,
繼而在2005年以劇場大腕代換原本學生演員的重裝版登台,獲得成功,
但這本質上已不再是遇強則強的集體創作,而是賴聲川本身的創作靈感「覺醒」,
先交由學生課堂發展,再透過與專業演員合作完成的半即興作品。
也或許是看到了這般「教學相長」的可行性,
2007年的《如影隨行》、2009年的《快樂不用學》都如法炮製,
觀眾看到的不再是在密集靈感碰撞之下長出來的戲,
而是以既有的文本或是課堂呈現片段發展完成的作品。
如此一來,演員跟角色之間自然會有距離感,
觀眾再也看不到雙李的舜天嘯跟王地寶,也看不到金士傑的江濱柳,
而是演員在賴聲川的帶領下,穿著別人做好的鞋繼續把戲走完。
不過,人本來就不會一成不變,就算無法回到集體即興創作的榮景,
若戲夠有趣、文本夠紮實、觀眾能獲得滿足,劇團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
可惜的是,一個成功的帶領者不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編劇,
《夢想家》固然令人傻眼,但在這之前的表坊作品早已不復得見往日的質與量。
2008年的《寶島一村》是唯一的例外,難得以眷村題材重新與台灣這塊土地接上線,
而且以眾多底子頗為深厚的演員共同發展,我一度欣喜於「表坊精神」復甦,
但隨著大陸巡演漸繁、演員陣容幾乎全換,以及為大陸觀眾刪改劇情等等消息傳出後,
我就此不抱任何希望。
表坊的殼還在,但本質上已是「放眼大陸」的表坊,
不再是2000年前那個勇於挑戰時事的表坊了。
如果要說影響的話,
我覺得堅持本土原創的屏風表演班因李國修逝世而解散,影響還比較大。
1980年代是台灣現代劇場的開創期,
1984年底表坊創立、1986年屏風開班、1988年果陀登台,其後十餘年可謂三強鼎立。
表坊擅於挖掘生命故事以藉此反映台灣的社會現況,
屏風在李國修帶領下,建立紮實的演員訓練體系並堅持本土原創,
果陀雖然引介國外文本居多,但一直沒有放棄成為東方百老匯領頭羊的理想。
在表坊轉往大陸發展、果陀漸漸以引介國外文本為重心之後,
只剩下屏風跟後起的綠光還在繼續書寫台灣,為這片土地留下劇場風景。
李國修走後,檯面上能質量兼顧的資深編導只剩下吳念真,
而屏風獨創的劇團經營及編、導、演訓練方式,
只能靠文字留傳以及靠李的愛徒們繼續身體力行了。
所幸,新一代的劇場人已開始展現其豐沛的創作能量,
儘管有些人還待市場考驗,但有些人已有代表作出現,
如簡莉穎、王靖惇、梁允睿、蔡柏璋、馮勃棣、吳瑾蓉、陳巧蓉、許株綺...等等。
不管表坊是否會倒,世代交替早已開始進行,
就算「倒了」也不過是市場決定的結果,不見得會有什麼連鎖效應,
而對劇場觀眾來說,戲好看才是關鍵,跟是哪個劇團的作品不見得有絕對關係,
所以「吸收客源」與否有待商榷,倒是台灣劇場還得多多努力開拓客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