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CO906w
洪秀柱
49 分鐘前 · 編輯紀錄 ·
【柱姐上菜-就是實在!】
柱柱姐告訴大家:有沒有「九二共識」?甚麼是「九二共識」?
.
朱立倫主席去大陸訪問,李登輝前總統再跳出來說,沒有「九二共識」。到底有沒有
「九二共識」。這件事馬虎不得,大家都不能亂說話,按照事實說真話。我今天把「九二
共識」形成的經過呈現如下,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甚麼是「九
二共識」?我也要問蔡英文,您是不接受「九二共識」這個名相,還是不接受它的精神及
內涵?
.
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1987年臺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開啟了兩岸交流。因兩岸民間
交流漸趨頻繁,有關兩岸文書驗證及共同打擊犯罪問題,亟待解決。海基會於1992年3月
派代表赴北京與海協會首度協商,隨後兩會經數度函電溝通,決定在1992年10月28日在香
港協商有關兩岸文書查證之協議。
.
一、兩岸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場
(1)北京的立場:主要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在此之前,北京提出此項協議需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並要求在協議文中載入
相關文字。海協會並提出五種方案。分別為:
.
方案一:海峽兩岸文書使用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
.
方案二:海峽兩岸文書使用問題是中國的事務。
.
方案三:海峽兩岸文書使用問題是中國的事務。考慮到海峽兩岸存在不同制度(或國家尚
未完成統一)的現實,這類事務有其特殊性,通過海協會、中國公證員協會與海基會的平
等協商,予以妥善解決。
.
方案四: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對兩
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
.
方案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國公證員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依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
國之原則的共識,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解決海峽兩岸文書使用問題。
.
以上各方案中均載有「兩岸文書查證是中國內部的事務」或「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
原則」的文字。
.
對於海協會提出的五種方案,臺北方面均表示無法接受,但是也體認,「一個中國原
則」是北京不可能退讓的底線,而且「一個中國原則」本來也就是中華民國的憲政立場,
只是北京已經在國際間占據了「中國」這個話語權,要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
(2)臺北的立場:主要是「一中各表」
1992年8月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對一個中國的涵義預作解釋,做為臺北方面的基本立場
。
.
國統會通過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看法是:「海
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
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後臺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
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目前之治權,則
僅及於臺澎金馬,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
針對大陸海協會所提出的五種表述方案,臺灣方面陸委會經反覆研酌,也提出五種對
案,授權海基會於會談中酌情提出。海基會將陸委會授權的五種表達方案,酌加修正為三
種,並獲陸委會同意,這三種表達方案是:
.
方案一:鑑於中國仍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
由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妥善加以解決。
.
方案二:海峽兩岸文書查證是兩岸中國人間的事務。
.
方案三: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
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鑑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
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
.
1992年10月28日,雙方由海基會與海協會代表在香港商談。在商談的過程中,雙方各
依序提出表達方案,反覆折衝。基於對「一個中國」問題難有共識,陸委會乃授權海基會
以各自口頭表述方式,以解決此一問題。海協會代表對此提議未表接受,中止商談。海基
會代表則停留至11月5日,見海協會代表無返港續商之意願後,才離港返臺。
.
海基會並於11月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海協會在本次香港商談中,對『一個中國』
原則一再堅持應當有所表述,本會經徵得主管機關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可以
接受。至於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我方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家統一委員會本年八
月一日對於『一個中國』涵義所作決議,加以表達。」同日,海基會致海協會函中亦表達
完全相同之意見。海協會孫亞夫並於是日致電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表示尊重並接受海基
會之建議。
.
隨後,海協會於11月16日致函海基會表示:「在香港商談中,海基會代表建議,採用
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並提出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表達了兩
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1月3日貴會來函正式通知我會表示已徵得臺灣方面的同
意,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我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並已於11月3日電
話告知陳榮傑先生。……現將我會擬作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
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
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物)加以妥善解決。」
.
海協會11月16日來函後,海基會沒有立即回函,海協會即於11月30日再度來函,希望
早日實現「汪辜會晤」,並建議12月上旬進行預備性磋商,12月下旬實現「汪辜會晤」。
後續的發展是,預備性磋商及辜汪會談,均是到了1993年4月上旬及下旬才舉行。
.
二、兩岸對「九二共識」的立場與原則:兩點相同、一點不同
從兩會往來的互動與文件中,可以看出,兩會開始時陷入僵局,其關鍵在於兩岸對於「一
個中國原則」的看法不一。後來臺北在國家統一委員會對「一個中國的涵義」作出聲明後
,兩會日後才得以開啟辜汪會談。
.
兩會彼此能夠相互接受的重點如下:
.
北京方面的立場與原則包括三點:(1)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謀求國家的統一;
(3)有關兩岸事務性協商,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採取「一中不表」方式。
.
北京以上第三個「一中不表」立場僅限於兩岸事務性商談,換言之,並沒有說明,兩
岸未來可能的政治性商談是否亦適用「一中不表」原則。不過,從北京的立場看來,未來
兩岸的政治性商談,有關一個中國原則或國家統一問題上不會接受「各自表述」的立場。
正如同北京所說的,只有「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
.
臺北方面的立場與原則,在海基會第三個方案中說得很清楚,也包括三點:(1)謀求
中國統一;(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3)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意涵採取口頭各自表述立
場。
.
如果說1992年兩岸之間有所謂的「共識」,那麼這個「共識」應該包括北京與臺北分
別表達的上述三項立場,缺一不可。將兩者做一比較可以發現,兩岸相同地方在於「堅持
一個中國原則」與「謀求國家統一」,不同地方在於北京認為在事務性協商上,對一個中
國的政治意涵「不表」,臺北方面則認為兩岸在「一中」政治意涵上可以「各表」。
.
三、「九二共識」名詞的出現
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5月上臺。在民進黨上臺以前,曾任陸委會主委,也是公認
「九二共識」這個名詞的創始人蘇起在他的文章中表示:「因為憂慮兩岸前景,希望能創
造某個模糊概念,讓兩岸能在『一個中國』問題上解套,本人曾在2000年4月脫離公職期
前夕,創造『九二共識』這一個新名詞,企圖避開『一個中國』這四個字,並涵蓋兩岸各
黨的主張」(蘇起,〈序:「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意義與貢獻〉,蘇起、鄭安國
主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2002年,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VII
頁)。
.
從蘇起的文字來看,用「九二共識」來取代「一中各表」,其目的在化解民進黨對於
「一個中國」可能無法接受的疑慮,希望將1992年兩會所達成的「共識」,籠統模糊以「
九二共識」表之。只是他沒有想到,他的善意並沒有被民進黨接受。民進黨迄今為止,仍
舊不接受「九二共識」。
.
我在前日公佈的《洪秀柱對於兩岸政治論述的說帖》裡面談得非常清楚,在我看來,
所謂「九二共識」,其實是1992年兩會協商期間,彼此「求同存異」所達成的一個互信基
礎。
.
李登輝前總統其實就是當時的當事人,應該完全清楚知曉這段歷史與過程。「九二共
識」這個名詞說法,出現在2000年,但是它的本質卻是原原本本地在那裡。民進黨其實可
以說清楚,是不接受「九二共識」這個名詞,還是不接受其精神及內涵。李登輝前總統年
紀也大了,或許他已經忘了這段歷史,他也不會再選總統。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可是要選總
統的人,就不能不說清楚了吧!
#洪秀柱 #九二共識 #兩岸 #一中各表 #一中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