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ndiato (當局者迷迷迷)
2015-05-06 10:39:53※ 引述《shinshong ( )》之銘言:
: 老媽剛在準備午餐
: 說要炒麵,說今天是立夏要吃麵
: 還要加刨絲的瓢仔(匏瓜)一起炒
: 以前都沒注意到原來立夏有這個習俗
: 有人家裡也是這樣的嗎?
Google就有答案……
先說結論,有一個「拄蛋」活動,即互拼誰的蛋比較硬。
還有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面條中煮食,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
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願。
所以的確有立夏吃麵的習俗,但是要加蝦
以下原文可略過
wiki:
在浙東寧波、舟山地區,立夏這天有吃「立夏蛋」等習俗,兒童會將蛋裝入用彩色線編織
的網袋中懸掛於胸前,並舉行「拄蛋」活動,即互拼誰的蛋比較硬。還有要吃「牡蠣煮蛋
」,「牡蠣」和「立夏」在寧波話中諧音,民間舉行稱體重活動。
中國網站:用翻譯器翻的,勿較真,機器翻譯外國文字嘛
第壹、立夏經典食物:立夏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
夏蛋”了。立夏前壹天,很多人家裏就開始煮“立夏蛋”了,壹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
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
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編織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
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立夏為什麽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
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壹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
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
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
俗壹直延續到現在。
第二、立夏嘗三鮮
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壹說是莧菜、元麥,
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壹有說是梅子、杏子、
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壹說是鰣魚、鯧魚、
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
第三、五色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
稱作立夏飯。
第五、吃軟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
壹樣光滑。
第六、吃蝦面
舊時,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面條中煮食,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
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願。
第七、吃“光餅”
福建壹些地區立夏有吃“光餅”習俗。
第八、“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
豆子及糖,煮成壹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說是吃了這種粥,鄰裏和睦,壹心去夏耕夏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