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iusim (六四母)
2015-05-18 12:54:06雖然迴響不多 但有人說要多講點古就來講吧
主要是自己也覺得春秋戰國那時代真的是漢文化的學術巔峰
念中國哲學念到這裡都超級入迷
不像後來的兩宋清談、儒釋分析、理氣論啥小的
根本天書,扯一堆奇奇怪怪的
總之抱著推廣的心情
午休時間再來講一兩個有趣的 幹幹古
上篇說道中國第一個頌師
春秋戰國古美門-鄧析 他也被譽為名家宗師(真心希望能有連續劇)
他其實也可以算法家,因為邏輯編法
最後也因為不爽老闆的法案 自己用自己的新法來作業 結果被記仇幹掉了Q.Q
那時代的人物學說其實有些都很難分 也會亂分
像尹文、宋鈃
現在就有一個宋尹學派的詞
他們簡單的來說就是嬉皮,愛與和平的代言人
其實學說融合墨、法、儒、道、名的學者
宋鈃很有名的一個理論就是「見侮不辱」、就是別人罵你
你笑笑的,不覺得那是恥辱 你就不會反擊鬥爭了(高EQ心靈大師)
說到這裡有沒有很像西方的誰?
說錯話被人家打臉的時候你應該要?
A.說明自己被盜帳號 B.說明自己有憂鬱症 C.說自己忘記了
當然他跟耶穌差得很遠啦(絕對不可以得罪!)
不過最有趣的反而是他們類似於知識論的理論
也因為這個所以有人說他們也算名家
(其實真的就是各門派都略懂略懂)
他們認為透過人的感知、進入心,你才能認識世界、窺究真理
所以心要正 外物則要名符實,那我們才不會接收到錯誤的資訊
物的名符實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再來則是心正的認識
靠!講人話啊~!
哎呀,就譬如每一百CC的豆漿有10-20毫克的鈣
你不能說他有90%的鈣,這樣名不符實 認識、知識就會錯誤
事物名實正確了 如果你還要護航 說「哎呀 那是誤解啦、誤會啦」
那就是你的心不正、太意識形態了 一樣就不能認知正確的知識
他們還覺得這件事情對於上位者尤為重要
因為上位者對於事物的認定要實際、客觀
才不會被人家認為在搬弄知識,下位的人有所適從
這名家的名實論真的也挺猛的,有點唯物主義的論述
也有點像老外霍布斯的機械論開端(我的觀察啦 不負責任評論)
他們兩個實際也是入世去倡導「無為而治」的政治家
這沒什麼好說,就是老闆要仁慈,把自己當個西瓜就可以了(設計師之怒?)
後來荀子寫了個對話論砲轟他們,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我看那對話論就覺得
老荀中心思想跟本就是「革命有理、造反無罪」
看完我都覺得他的王制根本就是怕死求官在講的~ :p(這就太跑題了)
講得有點多了啊
說到認識論,也要提一下陰陽家的鄒衍
他很有名,其實理論也很猛
什麼金木水火土、還有世界有九大洲的假設(這真的很猛)
猛在哪?
因為西方哲學史的開端
有個叫做米利都學派的東西 老大是泰勒斯 哲學家(不是唱歌那個)
他的世界起源說法是水,這個世界是水構成的
後來他的弟子就一堆 什麼氣啦、火土一個一個加進來
跟鄒衍有什麼關係?因為後來陰陽家被廣泛應用在命理相術上
感覺有點被瞧不起啊
但西哲呢?泰勒斯被老外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啊!!!
兩邊評價待遇差那麼多,你說哪個思想家偉大?見仁見智啊
來聊一下文章主題好了
其實不太想聊這個 因為國高中都念太多論語了
這種硬要你學的課綱講白了就是讓孔子背黑鍋
孔孟民初以來就一直被靠杯,什麼儒教誤國之類的說法
其實孔孟就是專精道德論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很厲害的
這句話等於給道德下了一個不動的基礎命題!!!
其實就是一個道德家、教育家
就是各家領域不太一樣
聊到各家還有個方技家 我覺得也很有趣
可惜,又是可惜,可以研讀的東西實在不多
眼睛有X光的扁鵲是知名人物(戰國時代的X戰警史考特!?)
從治病談到治國,如果學系有一脈相傳
孫中山、柯文哲或許都可以算進來
再一個可惜 這些東西自漢朝以來的聯考都不考啊~
不考就沒人理了,好多經典著作都看不到了,
像宋尹學派 幾乎都是從第三人的著作去瞭解他們兩個的思想論述了
真的非常非常可惜啊
總之~春秋戰國時代的學者 真的威猛到炸
我個人認為古往今來 沒有一個時代比得上~
基礎文化教材應該要多著重這部份
提供多元的選擇、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精神
讓他們能去比較、認識才對
而不是一昧的批評、讚揚某個東西
哎呀,要回去上班惹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