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BBC中文網
2.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來鴻﹕馬英九執政七年「得與失」
3.完整新聞內文:
嚴思祺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總統馬英九執政七年,台灣民眾感受如何?外界對他施政的評價又是如何?
根據台灣TVBS電視台、《自由時報》和「台灣指標民調」三所機構所做民調顯示,台灣民
眾對於馬英九執政七年滿意度分別是16%、14.51%、15.4%,不滿意度分別是67%、64.37%
、75.7%。
這和馬英九上任之初的高人氣相比,不禁令人慨嘆,昔日歡欣鼓舞,為何淪落到今天的地
步。
「笨蛋,問題在經濟!」1992年柯林頓粉碎老布什連任美夢、入主白宮的知名競選口號,
同樣可以用來解釋馬政府當下的處境。
經濟問題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起抽像的政治理念,老百姓最能夠切身感受,好壞立判
。
根據台灣主計處統計,過去七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大約3.08%,平均失業率4.56%,消費
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約1.28%,但實質薪資不僅不及七年前的水平,甚至倒退十五年。
民眾薪資的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加上油電雙雙漲價,生活壓力日增。
這讓人不禁想問,為何經濟有成長,實質薪資卻倒退?
這和晚近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企業營運模式有關,經濟成長數字亮眼,但廣大的台
灣人民卻無緣得利,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台灣薪資偏低也和產業升級遲緩有關,這
是結構性的問題,一時之間也見不到成效。
又如,馬政府過度期待和依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能夠為台灣帶來經
濟效益,結果不如預期,導致經濟政見跳票。馬政府試圖透過中國大陸走向世界的作法,
遭到外界質疑,為何不直取東歐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在此同時,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加深了民眾的不滿。台北的房價就是一例;一般人單靠薪
水根本買不起房子,但是豪宅大廈同樣住滿人。
稅制不公是原因之一。政府透過徵稅的方式,進行財富重分配,實現社會正義,舉世皆然
。但是,台灣稅制傾向財團和富人,不但有欠公平,更導致稅基遭到侵蝕,稅收減少,馬
政府也只能靠舉債度過難關。
影響所及,國防預算未能達到法定標凖,並且改推募兵制,馬政府被指控弱化了台灣的防
禦能力。
馬英九2008年競選總統提出「六三三」政見(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6%、失業率降至3%以下
、2016年平均國民所得達3萬美元),顯然都已經跳票了。4年後競選連任,馬英九推出「
黃金十年」國家願景計劃,現在也是遙遙無期。
兩岸和平是馬政府迄今最引以為傲的施政成績,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
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官方互動及制度化協商,寫下兩岸六十餘年來最為和
平穩定的紀錄,但也招來「傾中」、「矮化主權」的質疑,甚至「賣台」的嚴厲指控。
事實上,台灣人民不是反對兩岸交往,而是不滿馬政府兩岸政策遭到國民黨政商集團控制
。「太陽花學運」曾經批判這種「買辦經濟」現象,痛斥官商勾結。
至於個人風格,外界批評馬英九「自我感覺良好」,無法苦民所苦,用人則是偏愛「馬友
友」,無法跳脫個人小圈圈之外。外界指馬英九「在鏡子裏找人才」,只愛用跟自己相似
的人,迄今任命的五位行政院長劉兆玄、吳敦義、陳沖、江宜樺、毛治國,多數被認為和
他有很高的相似度。
國民黨馬政府執政不得民心,以致在去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遭遇空前挫敗,影響所及
,就連明年總統大選都可能不保,立法院多數黨地位也可能一併交出。
馬英九執政七年,國民黨也在立法院享有多數黨的地位,未料施政乏善可陳,失去人民的
信任,最令「馬迷」扼腕。
(責編:蕭爾)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bbc.in/1FDB6On
5.備註:
633 國際認證的跳票
不排除要求外交部發函BBC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