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LNsdaNU ]
作者: Aldebaran (一直走) 看板: PublicIssue
標題: [翻譯] 外交家 美對台戰略模糊遲早須修正
時間: Sat May 23 01:39:44 2015
台灣和戰略安全──美國對台灣「戰略模糊」的聲明政策需要改變,宜早不宜遲
原文:http://thediplomat.com/2015/05/taiwan-and-strategic-security/
中英對照
網頁版:http://formosanrise.blogspot.tw/2015/05/blog-post.html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tand4taiwan/posts/1587446351529792
當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轟炸珍珠港時,也同時攻擊了菲律賓,引發在太平洋的第二次世
界大戰。這是日本帝國為了追求其大東亞共榮圈,入侵和征服東南亞所做的開幕動作。轟
炸機是從當時被日本軍事統治的台灣本島起飛。這是攻擊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
西亞)的出發點。整個戰爭期間,在東南亞,台灣持續成為日本軍隊的臨時和主要供應基
地,和控制所有通過台灣海峽航運的控制點。美國國務院在當時指出,在遠東地區戰略上
,除新加坡以外,沒有別的地方有此控制地位。台灣的地理位置述說著這個故事。
位於中國南海的航道邊緣,台灣定位於中國以西100英哩。向南離菲律賓200英哩,離中國
海南島700英哩,離越南和南沙群島900英哩。以北連接到琉球群島,離日本本島700英哩
。從歷史上看,台灣舉足輕重的位置離中國沿海和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一直為該地區性
的大國擔任各種戰略目的,攻守兼備。在當今時代,台灣仍然在地理上是大部分東亞危險
點的交集點。(即使遠在朝鮮半島的衝突,也可能被從台灣展開的行動而受到影響)。
借鑒歷史經驗,問題是,對一個在亞洲有潛在性的侵略者來說,今天的台灣是否仍可作為
一個寶貴的戰略資產,如同它為1940年的日本時一樣。目前,唯一可威脅本地區和平與穩
定的力量,是來自於東北亞的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以及其贊助者和保護者,也就是在東
北亞和東南亞分別有積極懸而未決的糾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為北京所聲稱是中國
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灣,將增強中國在這兩個區域的戰略地位。控制台灣將有利於
中國在中國南海的操作,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對付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來維
護其領土和領海主張。(按:中華民國當局九段線的主張即讓南海成為中國內水的關鍵)
突然之間,中國彎曲伸延的「九段線」會變得更加真實,更容易讓北京執行。現在瞄準台
灣和美國海軍的1600顆彈道導彈,其中大部分可以被搬移到台灣本島,並重新瞄準於其他
東南亞國家的地區和船舶以及世界商業使用的航道。中國將增強它的有利地位,使南海成
為中國其自稱握有歷史上權利的「中國湖」(按:變成中國的內海)。
阻塞點
此外,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台灣是所謂「第一島鏈」,包括日本,琉球,菲律賓,馬來西
亞,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關鍵環節之一。北京認為這些島嶼是限制解放軍海軍進入「
第二島鏈」(關島,馬里亞納群島,帕勞島群,並在太平洋中部等小島嶼)之間的航行阻
塞點,此處並使中國受阻而無從離岸進入不限的外海。中國在東海缺乏用以部署海軍的深
水港。中國的潛艇必須在海面上進行操作,直到它們到達琉球群島附近,才能夠下沈並潛
入深海。如果中國控制了台灣,它的潛艇將能容易地從台灣的深水港口出去直達太平洋。
他們將可以對日本造成新的危險──因為日本的能源和其他原材料都是完全依賴東亞海上
航線而來。中國的潛艇進入太平洋的能力增強,也可以對美國第七艦隊,關島,夏威夷,
甚至美國西部的海岸造成更大的威脅。此外,一有了範圍廣擴的中國海軍,在某種程度上
分散了華盛頓和東京的注意力,使朝鮮魯莽的領導者,能更大膽的直接危及韓國的安全。
從一個純粹海軍和軍事的角度來看,台灣本島的控制權將為中國構成一個巨大的戰略資產
,但是對東南亞和東北亞的地區,以及美國將構成威脅。科技導向經濟以及作為南海入口
的台灣若為中國控制,將會對本區域的經濟、外交和政治產生很大的影響。當區域中各國
政府面臨具更強大地位的中國,將有可能產生一連串的層疊效應,使這些區域政府重新估
計自身利益。新加坡很可能受其恫嚇,轉成更親中國的立場;北部有台灣、南部有新加坡
,北京在南海的控制更加鞏固。拒絕讓中國取得此資產和優勢,顯然有利於東南亞、日本
和美國的戰略安全及國家經濟。
(http://thediplomat.com/2012/03/u-s-confronts-an-anti-access-world/)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個短暫的期間,即使是當中國本身淪陷在共產黨手上時,華府
似乎忽視了台灣的戰略價值。1950年1月,國務卿艾奇遜在他著名的國家新聞俱樂部的演
講中,描繪美國在亞洲的安全邊界,但這邊界並不包括台灣或韓國。毛澤東與金日成 -
以及他們的資深合夥人,約瑟夫‧史達林──把這演講解釋成美國表明不會保衛台灣或韓
國。他們因此看到他們擴張計劃的可行性。平壤首先行動,在1950年6月時入侵韓國。杜
魯門政府,在這之前,實際上已經註銷了台灣對美國的安全價值,對赤裸的侵略感到震驚
,因此決定不予妥協。杜魯門政府立即執行一個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授權使用多邊的武
力來保衛韓國。杜魯門總統,擔心其他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展,或進一步逆轉;調配第七
艦隊阻止中國對台灣有所動作。(此舉也旨在阻止蔣介石嘗試重新點燃中國內戰的企圖,
因為自從他們被驅逐出中國,國民黨曾發誓將奪回大陸。)杜魯門的聲明解釋了在冷戰的
背景下,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所有的戲劇性的轉變:
「對韓國的攻擊毋庸置疑是表示共產主義已經超越了使用顛覆來征服獨立國家,
而是用侵略和戰爭的手段。它蔑視了聯合國安理會發布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命令。
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軍隊若佔領福爾摩沙(台灣),將會對亞太地區的安全,和對
美國軍隊在此地區要履行合法和必要的功能,有直接的威脅。
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福爾摩沙的任何攻擊。也因此,我也呼籲在福爾摩沙的
中國政府停止對大陸的所有空中和海上行動。第七艦隊將會確保如此。」
所以美國當時明確地致力於台灣對中國侵略的防禦-以及對來自台灣的軍事行動而可能威
脅到台灣海峽的穩定。基本上來說,說是要保護蔣介石或甚至保護台灣人,還不如說是因
為台灣在東亞所有的地緣政治地位和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當時負責日本戰後過渡行政當
局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明顯的表達了美國的立場:
「我相信如果你輸掉了福爾摩沙,你也就失去了我們沿海防線的關鍵,…從我軍方的
觀點來看,菲律賓和日本都將是維持不住的。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放棄或失去福爾摩沙,我們就幾乎失去了太平洋…我
們不需要福爾摩沙作為基地或其他任何東西。但福爾摩沙不應該被落入紅色共黨手
中。
如果敵人掌控福爾摩沙,進而掌控太平洋,這將無法估計的增加此海洋被任何潛在
的敵人,用來作進攻途徑的危險。」
「不沉的航空母艦」
麥克阿瑟後來稱台灣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他的意思很明顯,華府並沒有預想要將
台灣作為對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進行攻擊的前進基地。反而是對中國來說,可能被以潛
在的戰略資產平台來侵犯台灣和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利益。1954年,中國砲擊金門,馬祖
等島嶼,後來被稱為第一次的台海危機。美國的反應是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以及與跟北
韓戰爭結束後的韓國)進入正式的共同防禦條約。
艾森豪威爾總統描述為何有台灣防禦條約的理由如下:
「若於不友善的人手上,台灣和澎湖列島將嚴重的打亂現有的、即使仍不是很穩定的、
在太平洋地區和平所依賴的,道德上、經濟上以及軍事勢力的平衡。這將會對美國和
其他自由國家,在西太平洋島鏈所組成的海洋地理主幹的結構安全,造成裂口。
此外,這種裂口會對此列島屏障的南北交流,中斷了許多重要元素,並損害我們友好
國家的經濟生活。」
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都清楚看到了台灣的戰略價值。當時的參謀長表示:
「福爾摩沙的地理位置,使得福爾摩沙若落在對美國不友善的國家手中,它將會在我們
防線的中心構成一個顯著的敵人;離鄰近友好的沖繩和菲律賓只有100、150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