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地球圖輯隊
2.完整新聞標題:
德國為什麼這麼多罷工?
3.完整新聞內文:
最近,德國掀起一波罷工潮,火車司機、幼稚園和托兒所老師跟郵局人員都陸續站起來罷
工,要求加薪。《衛報》記者認為,會有這麼多罷工同時出現不是剛好,而是「模範生德
國」開始崩壞的一小部分。
德國罷工正夯
BBC、《衛報》綜合報導,以前,「德國罷工」聽起來就像是德式笑話一樣的自相矛盾,
不過現在再也不是這樣了,這個全歐最大的經濟體正在給自己的罷工活動刷下新紀錄,最
近德國的火車司機、幼稚園和托兒所老師、郵局人員都在罷工爭取權益。這些罷工並不是
剛好在同一時間發生,而是「模範生德國」開始不可抗拒地瓦解的其中一個面向。
良好經濟狀況是一個原因,不過最近罷工的不是發展繁榮的出口業,而是提供德國國內服
務的行業,特別是公家機關的罷工情況尤其嚴重,所有的跡象都顯示出罷工正流行。
怕被炒魷魚
在過去,德國強大的金屬工人工會爭到了薪水漲幅應該跟著經濟一起成長的權力,不過德
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最近一次發動全國罷工的時間卻是遠在 1984年。1990年代的
時候,金屬工業公會的人,尤其是在大型車廠的工人,從慘痛的經驗中學到,雇主只要把
製造業的工作機會送到中國或者是前共產主義的東歐國家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
國際間的競爭不再是只有瓜分市場而已,競爭也擴大到就業市場,而工會領導人要注意到
這點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順帶一提,德國製造業工人因為怕會失業,不敢爭取更高的薪
水來降低德國出口盈餘。
小補充:其實沒有很愛罷工的德國人
雖然德國人最近瘋狂罷工,但根據BBC報導,德國罷工的天數其實是在減少的,比起英國
跟法國,德國工人更溫馴,攻擊性更低。
2014年的時候,大約有 6百萬人屬於德國貿易工會,跟英國工會的 650萬人人數差不多。
但德國人罷工的頻率遠比他的歐洲夥伴還要低。不過,德國人已經換了工會來代表他們說
話。
就像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布蘭肯(Karl Brenke)提到的,這影響到其他工會,布蘭肯說:「
在最近十年,德國最大的貿易工會被指說態度太溫和,沒有為爭取更高的薪水做出夠多的
努力,造成薪水漲幅並沒有跟上通膨或是生產率。」
「現在,規模比較小的工會取而代之,這也影響了規模較大的工會,這些大工會必須要變
得更有侵略性才能留住人。」
1. 2014年的時候,德國人發起了 214次罷工,相當於損失了 39.2萬個工作日(比 2013
年低了 25%)。
2. 2014年參加罷工的德國人只有 34.5萬人,跟 2013年比起來少了將近三分之二。
3. 從 2005到2013年,德國因為罷工平均每年每一千人損失了 16個工作天。
4. 在同一個時期,法國一年損失 139個工作天,丹麥 135天,愛爾蘭 28天。
薪水沒保障
今天,罷工已經轉移到了服務業。跟製造業比起來,服務業的工作要外包到國外比較困難
一點,當然,也有其他因素造成服務業混亂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德國的公部門本來有個共
同交涉制度,可以讓上至教授下至收垃圾工人等所有的公務人員,每年的薪水漲幅都一樣
。
但自從東西德統一之後,公部門的老闆為了追求財務統一,就終結了這個德國特有的制度
。除此之外,火車司機、老師、郵局人員等很多行業也失去了公務人員的特權──也就是
沒有罷工權利,但可以終生享有薪資保障,薪水也會跟著經濟增加的權利。
再進一步來說,公營服務漸漸民營化,再加上失業以及「去工會化」(de-unionisation)
現象影響,讓公部門的薪水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也造成了目前雙層薪資系統(註1,
two-tier wage system)引發的各種數也數不完的問題。
註1:根據台灣總工會的解釋,所謂「雙層薪資系統」,即是將員工薪資依僱用時間區分
為2套標準,新員工不僅起薪基準低,調薪至薪資等級上限所需時間也拉長,形成同一職
場同一工作而新舊員工不同待遇的情況。公司藉由壓低新進員工薪資水準和拉長調薪時間
來減少勞工成本,藉以維持其競爭力和獲利水準,卻造成「一國兩制」同工不同酬的爭議
。
保母拿不到該拿的薪水
另一個造成混亂的原因,是新行業的出現,尤其是照顧老人幼兒的照護人員影響更大。儘
管政府花言巧語地說,他們的工作有多重要多麼的有道德價值,他們大多是拿低薪,工作
也通常不太穩定。
照護人員必須要在一個極度波動的薪資體系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除非他們團結起來加入工
會,像是德國服務行業工會(Verdi),不然他們就得抱著政治人物的甜言蜜語取暖。而政
治人物有著巨大的壓力要平衡政府開支,不一定會改善照護人員的薪水和勞動條件,讓他
們應得的薪水可以跟上這個新行業要求的專業。
老闆施壓
此外,技術的進步讓雇主有機會對以前那些有特殊待遇的行業施壓,像是飛機駕駛員、空
中交通管制人員和火車司機等等。
最典型的施壓,就是雇主以資訊處理科技進步,專業人員不再需要那麼專業作為理由,要
求他們接受低薪、差勁的工作條件、還有比較沒有那麼安全的工作環境。從長遠來看,這
群專業人員最後可能都會被炒魷魚,這倒是矛盾地引起了爭取薪水的意識,因為遣散費跟
失業保險都算在員工的最後薪水裡面。
族群對立
前面提到的因素,都在腐蝕著過去維持德國資本主義和平的正規和非正規薪資標準。越來
越大的薪資差異,還有職業結構的改變可能會引起族群之間的對立,因為,以前每個人的
薪資漲幅都是一樣的,但在金屬業跟雇主妥協之後,出口業的薪水也就跟著停滯,大部分
服務業的薪水也開始下降。
管理人薪水一飛衝天
另一個問題非常有英美風格,也就是最高管理階層的薪水大幅增加,這樣的情況在金融業
尤其嚴重。
在過去,德國工人和管理階層的薪水通常不會差太多,現在直線上升的管理人薪水跟大部
分家庭過去的經驗脫節,這些家庭不但承受著節節後退的薪水、越來越糟的勞動條件,得
到的公共服務跟救濟金也跟著減少,所有因素加起來,讓很多工人覺得,呼籲他們為了經
濟跟大眾利益縮限薪水,聽起來非常偽善。
給薪沒標準
德國的薪資標準已經可以說是快要沒有標準了,就像是 1970年代英國曾經經歷過的那樣
。在那個時候,牛津大學的社會學家德索普(John Goldthorpe)認為這是一種產業混亂:
資本家和勞工的貢獻缺少一個所有人都同意的合法標準來界定,不同族群工人的貢獻也沒
有一個標準。
所有人都該捍衛自己的權力
現在的德國政府,在社會民主主義的勞工部幫助下,嘗試要規定部門級的工會罷工不合法
,例如規定火車司機工會罷工不合法,進一步削減組織和罷工的權利,壓制現在越演越烈
的產業衝突。但這將會失敗,很有可能會過不了憲法法庭那關,在實際執行上也一定不會
成功。
在這個企業和各領域的結構都不再支持「產業工會主義」的世界裡,「一個產業,一個工
會」的原則不再受到支持。在這個世界裡,如果有必要的話,火車司機、飛行員和其他人
都覺得不管法律怎麼規定,他們都有資格罷工捍衛自己的權利。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992
5.備註:
1.慣老闆們 : "雙層薪資系統"是好東西 快點引進呦~
2.一產業一工會 很難保障薪資及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