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同意他的說法,但也不全否定
他如果說「文化」涵養而非「文學」涵養還比較說得過去
更切確地說應該是「具有深度的思辨」
最具有此特色的具體化職業即是,1)藝術家、2)科學家、3)哲學家
剛好台灣最缺這三種人
我認為政府讓我們領這麼低薪不是沒有原因,為的就是讓大多數的人「窮忙」
而且是從小學就開始讓你養成忙的習慣
忙到沒有時間可以做深度的思考和自我辯證
於是在家庭中、在公司裡乃至於在國家、社會的角色扮演上沒有辦法做一個長遠的擘劃
急功近利的結果,就是造就一群群面臨眼前失敗彷如長遠人生都將崩毀的魯蛇
隨機殺人不過就是圖一個存在感!
(我會把殺人看作是自殺的一個前置儀式,而自殺是刷存在感最激烈的負面方式)
跟板上想紅的人士差不多意思啊!
試想看看,若龔魯蛇或鄭魯蛇多一點點深度思辨的能力,只要一點點就好
他很快就會發現是誰造成他現在這樣的
他可能變成跑到小學女同學家大開殺戒(所以告訴我們小時候不要亂說人壞話?? 抖~~~)
或是衝到總統府把某人給畢業了
沒錯,還是有可能死了人,但最起碼不會是隨機殺人
他若再更深入一點思考,讓人痛苦這麼久,殺了他太便宜他了
於是規劃一起少年鄭捷報復陷害事件or在2016投蔡英文一票以謝心頭之憤!
鄭捷若有一點點思辨能力,就知道小時候做的誓言根本就跟狗屁一樣
違反那個誓言絕不等於否定自己,因為人會進步會成長
小時候做的錯誤判斷,長大之後當然可以否決,於是他就不會去實踐那什麼奇怪的諾言
說到底他還是因為過於重視自己所說所做,過於自戀要刷存在感
但沒有能力思辨的結果就是陷入選擇了爽5分鐘然後徹底黑暗的人生
如果龔魯有讀尼采,那他就會傾向樂觀;若讀叔本華,雖然會悲觀地告訴你人難免一死,
但也會告訴你不能自殺,不然就輸了;若讀沙特,他也會說「自由是對他人責任的來源」
總之政府把百姓搞成這樣,只是為了讓大部分的人沒有辦法以「思考」作為力量
沒有力量就更難以和強大的公權力對幹,而使政權更穩固一些如此罷了
政府一再提一些小雀性的政策,就是以此為邏輯來維持表面的秩序以遮掩暗地分贓的利益
所以會對課綱動手一點也不意外
但也只是困獸之鬥了,資訊科技帶來給人民的武器之一,
就是充足的懶人包(別人的思辨精華),以及多元的查證管道,來彌補窮忙之中時間的不足
請記得
當人成為思想的奴隸,最大的敵人就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