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CHC (純愛基本教義派♥)
2015-06-11 19:57:19※ 引述《Reewalker (李沃克)》之銘言:
: 最近好像不少這種說法
: 說明朝若有沒滅亡 中國是有實力對付洋人的
: 也不知道跟大漢人沙文主義有關係否
應該以大閩南沙文主義來比較
: 中國人真的有能力跟洋人平起平坐嗎
明朝沒滅亡也不可能讓我國抵抗歐洲的入侵,
因為當時我們的祖先延續明初反貪腐所遺留的仇恨思想與階級鬥爭,
許多人忙著內鬥,從政界的君臣之爭、黨爭到民間的野蠻風氣,
都不重視原本的儒家思想,只有迷信與清談,而這種風氣難以發展科技。
而被政界黨爭波及的是基督教耶穌會。
主後1581年,利瑪竇來我國宣教後,順便將歐洲的天文曆法與幾何原本帶來我國,
雖然他的《輿地山海全圖》(主後1584)與預測日蝕(主後1596)讓我國一些地方官、
士大夫接納他的宣教,
但多數地方官、士大夫與人民仍排斥他,直到他開始穿中國服裝,
才慢慢被人們接受,但多數人民仍將宗教當成卜卦工具。
直到他在南京與佛教界辯論,讓許多仕紳接受他的宣教,也讓南京變成我國基督教的
主要宣教中心,但此時仍遠離明神宗當時的政治中心,北平順天府。
利瑪竇不僅著述頗豐,而且在他的士人朋友幫助下創造了許多術語如數學中的
"幾何"、"點"、"線"、"面"、"角"、"弧"、"平行"、"比例"、"面積"、"體積"、
"直角"、"鈍角";天文學中的"天球"、"地球"、"月球"、"半球"、"陰歷"、"陽歷";
地理學中的"經度"、"緯度"、"赤道"、"測量"等。這些詞匯至今仍在使用。
主後1600年,翰林徐光啟受洗為基督徒,後來與利瑪竇將幾何原本翻譯為中文本。
而徐光啟身為明朝翰林,他對拯救當代政治弊端的建議是以基督教補充儒家思想,
消除我國傳統信仰中的錯誤觀念,以此重整朝綱,促進人民幸福。
後來明朝的東林黨爭越來越激烈,徐光啟退出政界,到天津研究水利建設與
改進農業技術。
而明朝的清談與黨爭繼續讓明朝衰弱,
明朝當時的讀書人與有錢人都不想惹禍,讀書人流行泡茶與賞玩茶具(茶館),
有錢人流行聽戲嫖妓。這種玩物喪志的流行文化又影響政界,變成惡性循環而讓
明朝衰弱。
但是你引述的說法隱含錯誤的意識型態:讓東西方平起平坐是社會主義者在我國
刻意散布的觀念,藉由仇視西方人,將西方國家說成資本主義帝國霸權,引起
我國人民的不安,再將這種不安轉成階級鬥爭,但不能改善我國的政治風氣。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