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那篇專指數學
如果是數學的話根本不意外,小魯地我待過112數學系知道他們怎麼搞的
他們就上課瘋狂講定理,所謂的講定理也是不管學生聽不聽得懂的一個接一個
說用念的也可以,但是因為他們超熟,所以不是拿個課本念
(當然,都當到教授了,把這批符碼操作熟是吃飯的傢伙)
(不過我也曾經親眼看著一個教授拿著課本抄定理在黑板上,抄完再念一下)
東西都死板板的講下去,沒有比喻也沒有什麼接上最近研究的沿伸,或其他領域的應用
更沒有幫助學生了解整個學門的知識系統,反正你就是要盡責地把課本習題給寫了。
有人覺得聽不懂,他們就回答那你不是念數學的料,或你不夠用功之類的話
來封問問題的人的嘴,感覺很多是死讀書長大的。
很多時候我真是抱著希望去上課,之後充滿挫敗與空洞的回家
我這邊說的還不是數學本來就是要自己思考,我說的是起碼要給人一點起碼的感覺
一點思考線,從informal 到formal的過程,有為何要這樣做的想法
讓人感覺到一點啟發,然後可以自己開始讀
而那些死讀書,尤其是念數學還死讀書的人,通常都變得很政治
很政治也許上課不敢談,但是思考方式很容易落入K大這篇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更慘的是通常連『中學』都沒辦法真正想通過,只剩下一堆思想上跟嘴上的不一致
或是給予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很政治就導致
在想問題或看待學生都從那種偏狹的觀點去看,這影響學生感受到的上課氛圍
這一切的問題似乎就完全就是思考系統亂嫁接,只抓別人思考的產物當中
「形式化的符碼」的部分,這也說明一個觀感,大家都知道台灣教育系統下
學生的聰明度:電機>物理>其他理工學院
這種關聯性,我覺得也不完全是聯結中邱所說的台灣政府跟家長不重視基礎學科
是基礎學科被用死腦袋的搞法,這很難吸引到聰明人投入
他們要的,就是從這個process裡面篩出能經得起這樣搞的學生,稱之為資優生
而裡面真的強的,通常念的進度早就快到不需要去上課了,所以那種上課法
根本就是形式主義做做樣子滿足上課的形式,好讓他們繼續穩穩的坐在大學教授的位置
我是被這套作法給扔出來的人,但是對這套作法感覺相當有問題,
這樣搞根本蠢蛋才相信這會有任何人從中學到東西,所以也沒辦法怎麼融進去。
最後那個連結邱成桐在2013說那時候的最近3~4年,就差不多我閃人離開數學系
之後一年或前後,而那套作法最少在我待的幾年都是一模一樣運作
這也說明那時候申請到哈佛的人,真的是用很奇怪的方式湊齊『看起來不錯的條件
ex:推薦信之類』真的懷疑從那種搞法出來的人,真的有可能會學到東西嗎?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中體西用:
: 也就是把科學視作是器物
: 認為只要搬自西方科學技術,並且嫁接在中華文化精神上就好了
: 而且這中華文化還是經過挑選的,挑選過程也是有很大問題
: 再者他們把中華文化簡化為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簡化為個人道德,
: 這之間還隱含道統以及儒家文化的階級觀(仔細分析後也不見得完全是原始儒家的東西)
: 然後再依靠國民黨運用政治勢力和手段箝制和消滅以及打壓非這種做法或反對的派別
: 但是中國輸西方是輸在哪裡?
: 方法論和知識體系
: 但他們也沒辦法處理更不理解這些東西
: 這樣玩的結果就是連他們口中的中華文化都沒辦法好好的處理
: 只變成是把沒有系統零碎的資料拼貼然後灌輸在學生腦海裡
: 認為這樣中國就會強大了
: 這才有你所謂的刻板印象,文組都是背科
: 這問題也不只在國高中教育,在他們大學中文系也類似
: 根本對西方的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產生的方法論沒有回應的能力,
: 就算要拿來用也缺乏對那些方法論背後的存有論的理解,因而有拼貼還什麼的問題
: ps: 中文系這裡我是聽他們多位博士生說的,可能資料有誤
: 這種做法自然科學也不會發展得多好,
: 因為前述有提到自然科學也是基於特定文化脈絡才發展出來的,若不理解那些脈絡,
: 只是做瑣碎的細節,說難聽一點也只能是拾人牙慧而已
: 基礎科學連韓國都輸:
: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51227
: 只有少數幾樣應用科學做到世界頂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