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回應為中原天下想法,可能會讓鄉民不喜,大家加減看。
因為對漢民族來說,從來就不是看血統去區別一個人的種族,
而是以一個人的文化來決定你是哪個種族。由於外族跟漢族幾乎都是黃種人,
長相差距不大,所以可以這麼做。
所以在正文開始前先設一個大前提:在種族都是黃種人的情況下,以下情況成立。
例如在先秦上古時代,孔子在評價管仲的時候曾經說:微管仲,則吾批髮左紉也。
從這句就可以看的出來,孔子認為如果沒有管仲所提尊王攘夷,
基本上漢民族的文化將會斷絕而被外族文化取代,中原文化一沒有,漢民族就消失了。
還有例子就是魏晉南北朝的北齊跟北周,一個是鮮卑化的漢人、一個是漢化的鮮卑人
,但中國史學界還是視漢化鮮卑人為漢人,而並非另外一個鮮卑化的漢人為漢人。
因此可見文化的傳承對於漢族來說是遠大於血緣的,這點就是跟西方很大的不同。
而對後世很多王朝也是一樣,外族基本上入主中原,雖然是統治地位,
但面對中原先進文明,外族還是會去學習,時間一久,學到最後你就漢化了。
我想這例子最明顯是滿州人,現在滿州人基本上微乎其微了,
而突厥、柔然......等外族也因為文化的洗禮而變成漢民族的一部分了。
唯一沒有漢化的外族就是蒙古人了,因為對蒙古人來說,在他們統一中原之前,
就已經先被回教文明跟基督教文明洗禮過一次,
因此他不會認為儒家文明對他們有甚麼特別吸引之處,
所以蒙古皇帝除了忽必烈粗通漢語,基本上後世蒙古皇帝一個漢字都不識,
鎮守地方的韃虜花赤基本上雖為地方軍鎮之守。但他們也是都不懂漢語。
也因為這樣,沒被中原文明洗禮,蒙古人很快就又回到草原上了,
因為你根本無法融入漢族生活啊,這點滿州人就做得很好,結果現在快沒滿州人了....
所以回到重點,對漢族人來說,血統才是決定你是否傳承中華道統的所在。
至於你說血緣嘛,那不重要,因為大家都是黃皮膚黃眼睛,你跟我文化一樣,
那我就把你當中華漢族的一份子了。
※ 引述《cawaiilulu (across)》之銘言:
: 這是一個藏在心中很久的疑問 (此掛跟台灣脫鉤 是純歷史掛)
: 問問歷史系的高材生或是歷史發燒友~
: 古代中國是漢民族為主 但是中間 經過很多打打殺殺被侵略
: 匈奴也很強 蒙古也很強 鮮卑 女真也很強 中國被佔領很多次
: 但是為什麼 中國都沒有變成以別的民族為主 就這樣一直融合一直融合
: 最後變成大家都漢民族 那些什麼匈奴鮮卑女真好像都不見了.....
: 有啥八卦嗎? 漢民族武力那麼弱?
: 到底是靠什麼看似被消滅又消滅了大家?
: 這不是很像駭客任務史密斯嗎? 好像打掛他結果反而自己整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