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說的沒錯,台灣普遍認知的"民粹"兩字,
其實是被統媒和統派學者黃光國污名化過的字眼。
事實上,最早的民粹是什麼呢?
答案就在四個字,"平均地權"。
當時民粹在美國、俄國等許多地方同時興起,
美國的民粹領導人叫亨利佐治,他提出了課徵土地增值稅、
"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的主張,
後來他的觀點被來美國取經的大紳士孫文給學走,抄到了三民主義裡面:)
同一時間,在俄國的民粹派主張"到鄉村去",
要關心農奴的悲慘生活,以及將農奴從大地主的控制中解放出來。
所以,民粹是起於對土地問題、以及貧富不均的關懷,
之後又演變成對於草根民主的重視;
草根民主派的民粹特別是在美國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一帶特別盛行,
當地民粹派的口號就是"人人是王",每個人都該享有平等自由的權力。
所以,現在台灣的巢運、乃至總統直選、割藍委等等,
基本上都有民粹的精神在裡面;
只是,民粹跟菁英主義是敵對的,
所以不只是9.2趴討厭民粹,一些自命少數菁英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