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新浪網
2.完整新聞標題:
艾染,讓艾香隨衣飄散
3.完整新聞內文:
「過端午節了,知道這裡有艾染,我想用艾草為家人染一套親子服。」最近,周程錦夫婦
帶著兩個兒子來到成都市大邑縣的安仁民藝傳習館,在青紅染工坊體驗艾染。
在青紅染工坊里,一排排裝滿艾葉、梔子、槐花、石榴皮、茶葉、蘇木的玻璃罐陳列
在柜子上,這些都是純天然植物染料。隨著溫度改變,它們會變幻出赤橙黃綠青藍紫不同
的顏色。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草木染這門傳統染色技藝,青紅染工坊特意開設了草木染體驗
活動。
周程錦帶著兩個兒子先來到田間摘艾葉,這是艾染體驗的第一道流程。「艾草可以驅
蚊,古人認為艾草有驅邪的作用,所以每到端午節都要在門前插艾草驅邪。艾草還是傳統
的染料,除了染布還可以用來做艾蒿饃饃。」孩子們一邊摘艾葉,一邊聽媽媽講課。「艾
葉放得多,染出來的顏色就深,放得少顏色就淺。」聽了青紅染工坊創始人易小曼的講解
,5歲半的大兒子洋洋率先把艾葉放入沸水,只見水慢慢變成褐色,空氣里也瀰漫著濃郁
的艾香。周程錦將一件白色T恤放到水中,易小曼已備好加了明礬的水。「草木染色很容
易掉色,所以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固色。」易小曼一邊講解一邊指導周程錦操作。一件衣
服反覆染色、固色三四遍,原本雪白的T恤逐漸變成淡褐色,最後把衣服晾起來就算完成
。
艾葉不止用來染衣服。和青紅染工坊一牆之隔的蓋亞自造工坊里,就展示著易小曼的
艾染茶旗。「用艾葉染出來的茶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且顏色和茶水相似,即便滴了
茶水在上面也不明顯。」蓋亞自造工坊創始人尹雅莉說,她還要在染好的茶旗上面綉上意
境相仿的圖案。
下午5點,艾染的親子裝完工了,周程錦一家4口迫不及待地穿上T恤拍照留念。「衣
服穿上身很舒服。」周程錦說,艾染體驗讓家人收穫的不僅是一套親子裝,更是一家人帶
著艾葉清香的溫馨記憶。
鏈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我國的重要民俗。除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其實也是一個全民防
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節日。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
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人們便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
雄黃酒以避疫。
在古代,每逢端午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于堂中。有的還會
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用以驅瘴。至今
,在我國不少地區仍有端午節在門前插艾的習俗。而用艾草汁和面,製作艾蒿饃饃,則是
一道很多人兒時記憶里的一道美食。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tinyurl.com/q3mah88
5.備註:
藍染~什麼時候要出來解決友哈啦>w<
記得給小妹噓
哥哥的噓是小貓妹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