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
有錢念公校沒錢念私校 教育M型化加深
2015-06-30 11:39:05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即時報導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出現M型化現象,現連教育也跟著M型化。民間教育基金會調查,發
現家庭背景社經地位越高的,子女就讀國立學校的比例愈高;反之,社經地位愈低,子女
就讀公學校的比例愈低。同樣是經濟收入在中下程度者,念私校比率比念公校多出約38%
。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調查1300多名大學生家庭背景,讓受
訪者自行認定家庭經濟收入和社經背景分成三個等級,發現社經地位越高者,子女就讀國
立學校比率越高,中上者佔21%,中等佔66%,中下者僅佔12%。
兩相比較,中上家庭就讀國、私立大學的比例為50%:41%;中下家庭就讀國、私立學校的
比例為25%:63%。
調查也顯示,私校生申請就學貸款比例,遠比公校生高,整體申請就學貸款者達35.15%,
其中私校學生申請比例為38.29%,比國立學校學生28.07%,高了一成。
在兼職打工方面,私校生打工比率為67%,比公校生58%高;其中49%打工是為了賺自己的
零用錢,30%是為了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且就讀公校學生,學費和生活費由家長負擔的比
例高達4成7,比私校生4成2高。
草根基金會調查招集人陳松柏表示,教育應是擺脫貧窮的手段,但調查顯示,家庭背景越
好,反而可念資源更多、學費更便宜的公校,越弱勢的學生反而多數念學費更貴的私校,
社會財富M型化加深教育M型化,弱勢生難以靠教育翻身。
他呼籲政府給予經濟弱勢生更多補助,縮短公私立生學費差距;且推甄名額不宜超過5成
,否則社經背景好的家庭因有更多機會補習各項才藝,在面試、書審階段時比起弱勢家庭
更有利。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教育貧富差距現象不只呈現在社經背景,甚至也有「城鄉差距
」,以實踐為例,北實踐申請貸款學生佔全校25%,但位於高雄的南實踐則高達38%,可見
桃竹苗等北部學生家庭收入都較好。他也指出,M型化按照嚴重性,還可排出普通公立大
學、公立技職校院、普通私校、私立技職校院,現行教育政策讓弱勢學生越來越弱勢。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校內平均每3.3學生就有一個申請就學貸款,他建議,拉高公
立大學學雜費,政府可減少公立大學的補助,把金額協助弱勢學生。
http://goo.gl/wPrw9N
備註:
與其負債念學店,不如早點出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