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源: 東網台灣
標題: 未來的漫漫長路要一起走
新聞內文:
昨天,我有個朋友對我說:這幾天我都不看電視了,因為八仙塵爆的受害者和家屬所遭遇
的一切,我都遭遇過。
原來,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哥就受過嚴重的燒傷。除了痛苦不堪、耗費驚人的治療外(
足以耗盡一個家庭的所有積蓄),還有併發症的痛苦,以及對自己外貌的質疑,心靈上的
折磨和肉體上的苦痛,是同時並存的。
雖然除了上學之外,哥哥已經盡量不出門見人了,但每次哥哥要外出買東西,他一定會陪
著哥哥。原因不是哥哥沒有辦法自主生活,而是要有人陪著他面對各種的歧視眼光,要讓
哥哥覺得自己是不孤單的。
在學校,只要有人敢笑哥哥,身為弟弟的他一定開打,也因此成了學校的頭痛人物;但沒
有人真正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哥哥做的。
多年之後,哥哥重返社會,但他們家庭的生活模式早在親人被燒傷的那瞬間就已經永遠改
變,再也無法恢復原狀。
從他的眼中,我才真正明白這次的災難規模。這不只是四百九十四個人被火紋身的災難,
還是五百個家庭未來一切都會跟著改變的巨變,也是台灣已經因為少子化而大幅減少的下
一代中有四百九十四個人生跟著徹底改變的災難。這四百九十四人若是都能夠度過這一切
,到他們退休年齡為止的四十五年時間,社會都必須給予他們重返社會的訓練跟機會。
不只他們的家人,我們整個社會都必須陪伴他們走這一條漫漫長路,因為其實他們就是我
們的兄弟姊妹同胞,他們的痛苦就是我們必須要分攤的痛苦。
未來,我們看到燒燙傷患者時,能夠用平等、正確的態度面對他們嗎?如果不能,我們要
改變。
未來,他們繼續手術,醫療的時候需要資源或是鮮血時,我們能夠持續捐血、不要佔用醫
療資源,以便讓出最好的空間協助他們嗎?如果不能,我們要改變。
未來,當他們歷經痛苦、艱難的復健之後,如果我們是稍有規模的企業或是可以接受燒燙
傷患者工作的團隊,我們願意接受他們嗎?如果不能,我們要改變。
未來,當他們被企業所接受,被工作環境所接受之後,我們願意優先照顧這些企業或商店
的生意,讓整個社會構成一個善意循環嗎?如果不能,我們要改變。
遭遇到這樣的災難不是他們的選擇,但是否善待他們,支持他們,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而我們可以一直這樣堅持四十五年嗎?我們必須要盡一切可能才行啊!
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goo.gl/JbO7sU
備註:
此時這麼關切塵爆受害者,不是因為版面很大喔?
未來的漫漫長路要一起走...我覺得你能再關切此新聞一個月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