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爆和地震、颱風不一樣,往年台灣遇到災情,大家總熱情地想幫忙,有
時也不小心衍伸出「創造需求給志工」的扭曲現象。
這次的災情都在醫院,醫院並不像任何一個戶外災難現場,而是有高度控
管和感染風險的地方;同時,燒燙傷所需要的也不是沒裝備的志工,甚至
連社工都需要再進修。
另外,網路上充斥著原本就緊張的醫病關係,各種類似「爆料」的文章,
電視平面媒體往往也未經查核,就不斷複製、散播著這類臉書貼文。
這樣真的好嗎?
作為閱聽眾的我們,至少先留意消息來源,不要成為以訛傳訛的跳板;同
時有意成為志工的朋友,也要想想是否會成為醫院或家屬的負擔、有沒有
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這也是進入各個救災及重建現場,需注意的基本常
識。
最後的最後,面對面溝通是最好、最即時的解決方式,請不要讓臉書放話
也成為一種文化。不斷捲起攀升的情緒,真地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是遮
蔽了更有建設性的訴求?
轉自(http://on.fb.me/1JVvSw7):這種報導和推文讓人覺得很擔心,文
中看不出是在那裡?做什麼志工?為什麼會有捐贈藥品讓人自行取用?多數
病人不都還在醫院裡?
志工和物資都是需要好的調度和管理才能發揮綜效的。希望看到問題是一
起思考和討論如何改善,不要太快變成指責受害者和家屬。家屬的驚恐和
不安,太快的指責恐怕會讓人更為不安,我想那也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
果。
也請參考:請給病家一點傷心的空間 | 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551ccb10-bfc3-479d-ad43-4d2b161d7147
裡面有提到在醫護和家屬之間,社工也是很重要的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