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那些文言文,關於年齡的借代詞和成語真的爆多,比如:
褓之年→不滿周歲。
黃口→嬰兒。
周晬(ㄗㄨㄟˋ)→小孩子滿1歲。
聚沙之年→童年。
始齓(ㄔㄣˋ)→約7、8歲。
舞勺(ㄓㄨㄛˊ)之年→約13歲,稱未成年之時。
豆蔻年華→13、14歲的少女。
白齒青眉→指青少年時期。
束髮總髮→約15歲。
志學之年→15歲。
乳臭未乾、乳臭未除→1.比喻年幼 2.譏諷年輕人不夠成熟。
加笄之年、及笄之年、弱笄既笄、笄年→女子15歲。
破瓜之年、瓜宇初分→女子16歲。
齒白脣紅→形容年輕貌美。
弱冠之年、加冠之年、及冠之年→男子20歲。
雙十年華→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壯有室、而立之年、當立之年→30歲
強仕之年→男子4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命之年、聖人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歲
耳順之年、花甲之年、杖鄉之年→60歲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70歲
杖朝之年→80歲
耄耋→八、九十歲
耄齡→80歲以上
期頤之年→百歲
但現在的年齡借代詞分法好像就不是這樣,有卦嗎?又怎麼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