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盼年輕人學會傾聽歷史
2015-07-19 02:39:03 聯合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
香港愛書人說,香港書展錯過只能哭,香港書展的名作家講座錯過了只能痛哭。這天很多
人沒有錯過香港書展,但錯過了名作家龍應台的講座,因為擠不進去了。
香港書展今年第廿六屆,龍應台講座成了書展熱門講座中最熱。展前網上報名已逾三千,
只容一千六百人的演講廳一下就坐滿,主辦單位臨時開放第一演講廳,六百個座位再坐滿
,於是再開第二演講廳,以影音與主場相連,又擠得滿滿。
自有香港書展以來,龍應台多次成為熱門講者。正好在十年前,她在香港書展剛有名作家
系列後,首度演講題為「視野從跨越而來:如果我是香港人」。
那次龍應台演講時,已在香港做訪問學者兩年,但演講中還與香港人保持著距離,現在她
自稱是「半個香港人」,因她在香港住了更長的時間,幾部重要作品在香港完成。二○○
七年香港書展演講時,就幫香港打開那「十個未打開的抽屜」;而今年她以「半個香港人
」的身分演講,談「我有記憶,所以我在」。
這也是龍應台去年十二月卸任文化部長後首次在香港公開演講。演講前,她曾說這次回來
跟她在香港九年非常不一樣的是,香港已踏進不確定的時代。這次到香港跟讀者見面,她
自己也有不確定的感覺。
於是她的演講主題,由記憶談起,認為現在到了「溫柔傾聽的時代」,期望今天的年輕人
,學會傾聽歷史。期望香港、台灣、大陸,都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隱藏的歷史記憶,
盡一切努力讓戰爭永遠不再發生。
龍應台在演講中,特別播放了一些八秩老人的口述歷史。她也講到二○○一年帶父母去看
大陸樣板戲「紅燈記」。去看之前,龍應台以為父親會不屑,因為父親十八歲參加南京保
衛戰,從雨花台一路浴血奮戰死裡逃生,結果父親從頭哭到底。而她母親一直鐵青著臉,
因為母親的哥哥死在大陸。她由之相信,面對抗戰勝利,不同族群不同身分的人,記憶是
不盡相同的。
她認定,「因為記憶軌跡不同,所以記憶中痛的地方不一樣」。於是她用「倉惶」來形容
中國人經歷的二十世紀,說「二十世紀我們目睹戰爭、貧窮、流離失所,這是二十世紀的
胎記。而倉惶帶來的殘酷是無法形容。」
她強調,新一代人是在前代人血汗交織下成長起來的,現在到了溫柔傾聽的時刻。「二十
一世紀的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年輕人,有沒有可能開啟謙卑的大傾聽時代,傾聽大海
對岸的人,無論你在哪一邊,傾聽你不喜歡不贊同的人,傾聽隱藏的記憶。」
她相信,這是對年輕人的挑戰,但傾聽是二十一世紀華人文明價值的起點。
龍應台在演講後,用答問方式傾聽今天香港讀者的聲音。她表示,這次要為讀者簽名,簽
最後一本為止。她簽到近晚上七點,簽完了主講廳讀者的書,但兩個側廳的讀者還排著長
長的隊。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6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