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韓國情院捲入黑客監控風暴

作者: kanako (我是香民)   2015-07-21 09:18:05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5/07/150720_skorea_hacker_scandal
韓國情院捲入黑客監控風暴
楊虔豪 BBC中文網韓國特約記者
2015年 7月 20日
韓國最高情治單位「國家情報院」(國情院)近日爆出採購黑客程序,疑似非法監控本國人
士與干預選舉的疑雲。在案情還未完整厘清之時,一位負責相關業務的國情院科長級職員
突然自殺,使整起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國情院的前身是軍事強人朴正熙於1961年發動政變後建立的「中央情報部」;全斗煥掌權
時,改名為「安全企劃部」,並於民主化後的1999年改為現名。一直以來,國情院(包括
其兩個前身)專責收集朝鮮情報,提供政府安保情勢分析, 並舉發間諜在韓國活動之任
務。
李明博前總統執政末期的2012年,時值韓國總統大選競爭激烈的階段,國情院被揭發由時
任院長元世勛組織工作小組,在網上系統性地偽裝成一般民眾,大量散佈支持當時的執政
黨總統候選人朴槿惠與詆譭在野黨候選人文在寅的留言,即為軒然一時的「輿論炒作事件
」。
經兩年傳喚與調查後,元世勛在2015年初被法院以違反《公職選舉法》與《國情院法》判
處3年徒刑。
而就在今年7月初,意大利一家專門生產監控程序的公司「黑客團隊」(Hacking Team)
,內部情報遭黑客入侵後流出,韓國獨立媒體《打破新聞》追查外洩的客戶名單與通信記
錄後發現,國情院曾委托韓國中介業者黑客團隊購買入侵程序。
由於大選期間的「輿論炒作事件」惹出爭議才過不久,情治單位違反中立已飽受抨擊,這
次國情院的監控對象是否涉及一般民眾,還有意圖為何,引起輿論關注。
國情院從2010年開始與黑客團隊通聯至今,並數度邀請團隊人員赴韓指導操作,顯示情治
單位的反常行為橫跨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政權。
具外洩的數據顯示,國情院化名為「5613部隊」,向黑客團隊採購一套名為「遙控系統」
(Remote Control System, 簡稱RCS)的黑客程序,監控方會發送帶有連結的生活情報簡
訊給欲監控對象的手機,當連結被按下後,該手機即能被入侵,所有通話、內部數據與被
監控對象的現場行徑都能被側錄。
國情院於2012年初正式使用RCS,以監控對象為單位計算,國情院購入的監控數量,最多
能同時監控20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正逢國會選舉期間。
而據JTBC電視台報道,國情院還曾要求黑客團隊提供另一種黑客程序「戰術網絡注射器」
(Tactical Network Injector,簡稱TNI)的試用服務。
相較要透過點選簡訊連結才能入侵的RCS,TNI是利用讓無線網絡感染的方式,使連上網絡
者的裝置都能遭入侵。國情院在2014年中試用完畢後,就未正式購買。恰巧,此時正為地
方選舉。
由於國情院使用監控程序的時間點,恰巧都碰上選舉階段,輿論開始懷疑,情治單位透過
非法監控,不僅涉及侵犯個人隱私,更有意圖干政的可能。
據韓國《通信秘密保護法》規定,情治單位若要引進與裝設監聽程序,須事先向國會通報
,經批准後,最長可行兩個月的監聽。
但國情院購置使用程序並未向國會通報,監控行為也超過兩年,引發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
主聯盟(新政聯)抨擊。研究計算機病毒出身的國會議員安哲秀組織了「國民情報保護委
員會」,表示將對本次事件展開進一步調查。新政聯同時要求國情院應公開網絡作戰的相
關工作內容。
事件初期,國情院響應購置黑客程序「無法確認」,卻在案情遭進一步揭發時公開承認,
但再三澄清並無從事非法監控。
國情院長李炳浩表示:「若國情院以國民為對象從事黑客入侵,願接受任何處罰。」他響
應稱,購置RCS是要用在對朝情報工作上。
但揭發整起事件的獨立媒體《打破新聞》,經密集比對分析國情院職員與黑客團隊的通聯
與攻擊編號結果,發現國情院曾試圖攻擊一位居住於美國、曾針對天安艦事件提出質疑的
韓國學者。
在7月18日,國情院擔任網絡安保業務的一位任姓科長卻被發現於自己的汽車內燒炭自殺
。據了解,他正負責處理黑客程序的相關事務。
任姓科長在遺書寫道:「因為自己對工作業務太過貪心,才造成今天的事情發展。我真的
沒有對本國人與選舉事務從事過任何監控。」
他又表示,已把會對支持反恐與對朝作業活動中,會「引起誤解」的資料給刪除,並說「
自己的判斷不足鑄下了失誤。」
國情院職員罕見發表聯合聲明,除對任姓科長之犧牲表達哀悼,並指責他的死已成政治攻
防的素材,媒體臆測與政客的無理要求將使韓國安保陷入危險之境。
但在事情尚未明朗的當下,選擇極端方式了結,並刪除數據,讓新政聯強烈懷疑案情不單
純,甚至是有意掩滅證據,要求國情院長在國會國政監察緊急出面答覆質詢。
執政的新世界黨則認為此事涉及國家安保,呼籲在野黨不應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拒絕妥
協。雙方對同一事件立場迥異,對如何調查與解決國情院的黑客監控風波,或將花上時間
攻防議論。
另一方面,韓國大法院在7月16日作出裁示,以「證據能力不足「為由,要求對國情院前
院長元世勛做出有罪量刑的高等法院,重新審理輿論炒作事件。
( 責編:董樂)
作者: pj721911 (pj721911)   2015-07-21 09:38:00
台灣國安局表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