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謝臥龍教授是我的指導教授
遇上了這樣的事讓我與同門學長姐妹們都非常擔憂
幸好,最後大家都平安無事。
休息了幾日,我的教授寫了一篇海洋漂流的回應文與省思文
貼上來以平衡視聽。
畢竟,除了看媒體報導的之外,
也應該要聽聽當事人的說法,才能更貼近真實。
轉自謝臥龍教授臉書https://goo.gl/bjyEx6
汪洋歷險的心聲與反思
7/17下午,在船長與兩位水手帶領之下,一行熱愛海洋的6人,向高雄
一港口海巡署安檢站提出出海報備表,並向高雄港311塔台無線電通報
出港;迎風昇帆北航,進行帆船訓練,一路湧浪起伏,顛簸甚大,隨行
船長的國中生兒子,暈船嘔吐,臉色蒼白,昏睡船側。
此時快接近蚵寮漁港,港外有些漂流異物撞擊船體,造成不明損壞,
船長非常焦急,因此決定入港緊急停靠,安排暈船的小朋友在親友相
陪,先行搭車回家,我們則檢視油料和船體受損情況OK之後,趁天氣
尚未轉壞,連夜南返高雄港。
進入蚵寮漁港需要高雄市海洋局的公文,但是情況緊急,我們認為應
可獲得協助,奈何卻遭到拒絕,岸巡人員告知我們若上岸後不可自由
行動,因此小孩及陪同者無法上岸先行搭車回家休息,堅稱我們高雄
港出就應高雄港回,由於船上有人員不舒服,情急之下過程有些爭執
與不愉快,全體人員只好倖然離港返航;不意出海不久,受到異物撞
擊的螺旋槳就此故障,動力全失,當時正值漲潮無風。因此,船長急
忙聯絡興達港友船前來協助,但因距離太遠,友船都是沒拖航能力的
帆船,接著就撥打職司海洋事務、海事服務及救生救難工作,海巡署
服務專線118求助。
歷經焦慮的等待,由台南趕來的海巡艦艇終於抵達現場,保持遠距離
戒護,並以無線電聯絡協商救援方式,最後依海巡「就近就便」的救
援SOP進行拖進蚵仔寮漁港。
拖行途中,海巡艇長又再以無線電關心人員健康狀況,海巡艇長改變
救援方式,依海巡就便SOP改拖進高雄國際港較利外籍船直接通報塔台
入港,人員也可直接上岸離去。很感謝海巡艦艇官兵全程專業的協助
救援及人道關心。拖行近柴山外海時,天氣海象突然轉壞下雨,歷經
求助與拖救的折騰,過程中繩索斷裂的緊張;甫一上岸,頭暈目眩,
飢寒交迫,仍被記者團團圍住,然後接下來就成新聞的焦點。但是新
聞焦點有些拚湊的報導,與事實有所差距,因此,我們寫下此文表達
平衡報導的心聲,反思這事件衝擊所帶來的意義,同時也為此事件造
成社會不安,甚表歉意。
1. 教授爆粗口,比中指
人員不適,船隻有損,要求緊急停靠,但岸巡執行人員礙於法令,
聲稱我們只可緊急短暫停靠安檢站泊位,但人員不可自行行動;
夜晚來臨,船長顧慮小孩及隨行朋友夜間航行回高雄港的安全,
但礙於岸巡人員當時法令的解讀,限制國人登岸後行動自由,遂
無法安排他們登岸先行搭車回家休息。
海洋是國土的延伸,國民有難,緊急求助,登岸後還是被限制行動
自由,如此僵化的海洋政策,不近人情的港口管制,並不符合人民
的期待,我們憑甚麼說是海洋國家,海洋首都?幾近半小時的協商
折衝過程中,全程被身份不明,未著制服,面對質問沒有表示身份
的人錄影搜證,一如罪犯暴民,深深體會海上難民的際遇,而海巡
署枉顧個資保密,竟然將這些違反程序正義拍攝的影像,提供給媒
體做新聞報導,成為海巡署單方卸責的資料。
以荒謬的理由拒絕緊急停靠,教授氣到爆粗口比中指,固然不對,
有失身份,但是不友善的海洋政策,以及相互不信任的互動過程,
造成對立的遺憾結果。而這種情況於當今社會屢屢可見,一如醫生
怕醫糾,問診錄音錄影,患者也側錄存證,不友善的政策與對立的
關係,造成相互緊張的情境。
蚵寮漁港位於高雄市政府規劃的藍色公路,花費鉅款興建觀光漁市
漁港,因此,重擬周延而安全友善的海洋政策,不但確保國人海洋
遊憩的品質,也讓海巡人員執行任務之時,避免兩難的窘境,極盡
務實之能。
2. 浪費社會資源
歷經求助與拖救的折騰,驚魂未定,甫一上岸,即被記者打燈團團圍
住,質問是否浪費社會資源?路上行車拋錨,有許多處理方式,汪洋
大海不比陸地,海上拖救是相當困難與專業的。事發當時,船長帶領
水手搶修機械,GPS定位,下錨,聯絡友船救援;最後,船長急扣海巡
署服務專線118,陸地上有難向119求救,海上則是118。當時天黑無風,
漲潮海流強勁,大家全神戒備,以防在黑夜視線不佳,被其他船隻撞
擊,尤其是噸位特大的貨櫃船或商船,情況相當緊張危急,海巡署船
艇即時趕到,歷經許多協商波折,才平安返抵母港;回港途中,我們
一路在討論此次拖救要付多少錢?一下船,船長至海巡艦艇填寫了許
多表格,接受海巡艦艇官員訪談錄影,我們沒有要逃避社會責任,而
想讓全民買單啊!
我們海上遇難,向海巡署求援,被媒體與網友追問是否浪費社會資源,
對歷險歸來的我們,真是相當沈重的問題。去年五月澳籍帆船機械故
障,東部海巡人道救援,留港修復機器,這則新聞掛在海巡署服務網
站,而我們機械故障,漂流外海求救,怎麼成為浪費社會資源的負面
新聞?救援澳洲人就是官網上的人道功德,自己的國人,就是浪費社
會資源?
根據海巡署全球資訊網站所言「本署職司海洋事務、海事服務及救生
救難工作,將竭力守護海防最前線,若民眾需要協助,歡迎撥打海巡
署服務專線118,海巡署將戮力為民眾服務;另亦表示,海巡署提供任
何為民服務均不收受費用,本署堅持廉潔,拒絕貪腐!」對國際船隻
伸出援手,進行人道救援,美事一樁,同時也應惠及國人吧!
3. 媒體暴力
粗糙拚湊產出的新聞,不但品質低劣,無以還原事實,極盡血腥化與
妖魔化的報導,更誤導閱聽者的理解,媒體缺乏合宜和適當的導引,
失真也成為台灣媒體的常態!朋友來電,告知媒體會來碼頭採訪,提
醒小心處理,我們還在暈船的情況,仍坦然接受訪談,希望不只是
「事件化」膚淺的談論誰的對錯,更期待藉由此事件,延伸更周延的
海洋政策深入的討論。
在這次我們汪洋歷險的報導,有些媒體盡力求真的客觀報導,令人敬
佩新聞專業;有些媒體工作者則是拚業績的產出新聞,在「有圖有真
相」的迷思中,人名背景誤植,斷章取義,粗糙的編織新聞,以社會
責任,視聽者知的權利,全民公評為理由,起底搜刮不相關的個人資
料,經由評審式的報導,誘使視聽者滿足偷窺的慾望,而讓當事人深
受媒體暴力之苦。媒體應自律,而民眾更應挺身而出,對抗媒體的霸
凌,扼止興風作浪式的炒作新聞,才能讓媒體自律,去蕪存菁,步上
正軌。
有人勸戒,媒體如虎,不要以身試虎。雖然我們身心飽受煎熬,但如果能
以此事件為本,讓國人暸解僵化與高壓管制的海洋政策已不符合島國人民
的期待,建構安全友善海洋政策,深耕優質的海洋文化是國民對專業施政
的要求;如此一來,才能建立台灣成為環太平洋樞紐的海洋國家,並與生
命共同體的環太平洋社群和全球主流文化共存共榮。高雄自許海洋首都,
這些年來投入整個社會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經營代表高雄未來的亞洲新灣
區,創建藍色公路,讓人民享受海洋首都安全樂活的生活,硬體設備的擴
充是必然的,而維護市民免於恐懼的基本人權,安和樂利的基本要求相關
的制度法規也必詳加規劃,這才是我們樂見其成的願景。
謝臥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副教授
環太平洋公園(PRP)台灣計劃 執行總監
林鴻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授
帆船船主
201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