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rkban (馬克白)
2015-07-27 09:48:39: → s327: 實質幫助??? 07/27 07:24
法律論文的實質幫助喔
就是變成學說啊
學說捏,可以是補充法源
又叫間接法源
簡單來講,當民法條文沒有列出來時
按民法第一條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學說可以做為替代性的條文
這樣幫助大不大?
更別說論文如果寫得好,外國人也可能會拿去引用
不只能做為我國的法律更新依據,更能影響到外國的立法
甚至在歷史上記下一筆
舉個例子,德國有個叫Claus Roxin的傢伙專門寫廢文
結果現在全世界的犯罪審查,都用他的``客觀歸責理論``、``犯罪支配``
那個吼,大家最常聽到的``可注意、應注意、未注意``
就是客觀歸責的一部分
犯罪支配理論捏,舉個例子就是講
某部長叫警察去打人,那個部長就是背後的支配者,而警察則是部長的犯罪工具
他手腳的延伸啦
所以說,學說寫得好,大家都會引用
好的學說是可以影響到全世界,甚至促成各國的法律體系
以科學來講,如果有人發現``室溫超導體``,他就能稱霸21世紀
台灣就是不注重吼研究啦,才會輸別人一大截
最近俺看那個商業雜誌,美國要開始搞工業4.0
以後一間工廠只需要幾個產品設計師,就能搞定整個工廠的生產、包裝、運送
那這時候原本的輪班星人要幹嘛?
讀理工的人要幹嘛?又要怪大學太多?
研究就是超越其他國家的象徵,不管是文明上的勝利,科學上的勝利都相當重要